德藝雙馨湘雅人">
電子報
電子報

●中南氣象 □宋達疆 湘雅醫(yī)院
德藝雙馨湘雅人


  走進湘雅醫(yī)院門診大廳,迎面墻上鑲著兩封書信,那是1952年毛主席介紹親友到湘雅醫(yī)院治病的親筆信。其中一封信是這樣寫的:“可到長沙湘雅醫(yī)院診治,如湘雅診不好,北京也就診不好了。”毛主席對湘雅醫(yī)院評價如此之高是有原因的。還是在湘雅建院初期的某一年,湖南農村鬧痢疾,當時的湘雅醫(yī)學院院長顏福慶,用西醫(yī)對患者進行治療,結果患者很快好了,一下子顏福慶的美名傳播開了。一個瓢潑大雨的晚上,突然一個年輕人背著身患痢疾的妻子闖進了門診。這年輕人高高的個兒,頭戴斗笠,身披蓑衣。進門的時候夫妻二人全身都淋得濕漉漉的,女的更是臉色慘白,身患痢疾,又受大雨風寒,這時的她生命危在旦夕。顏院長見狀,急忙對她進行搶救。在顏院長的精心治療下,病人日見好轉,她的丈夫和家屬都非常高興,顏院長看到患者轉危為安,身為醫(yī)者的他也非常高興,并且免了病人所有的醫(yī)療費用。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直到上世紀50年代初,毛主席在北京宴請全國知識界知名人士。宴席上,主席特地點名顏福慶,請他坐到自己的右邊。酒酣時,主席饒有興致地談及當年他背夫人楊開慧求醫(yī)的往事。也許是顏院長救治過的病人太多,故而一時想不起來,經主席再三提醒,才依稀記起這淡忘了的一幕。
  作為湘雅首任校長的顏福慶用自己的言行譜寫了德藝雙馨的湘雅精神。這種精神在百年湘雅的壯大中不斷發(fā)揚光大。在今天已成為中南精神的重要內涵之一。
  在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的那段日子里,在抗震救災分外忙碌的成都市三醫(yī)院里,人們記住了一位醫(yī)學教授。他就是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外科主任,著名骨科專家、博士生導師,湖南省抗震救災醫(yī)療隊一隊隊長李康華教授,他是湖南省所有入川醫(yī)療救援隊員中最年長的一位。在入川的14個晝夜里,李主任堅守在手術臺上,不分晝夜地為從各個災區(qū)送來的危重傷員連續(xù)做了60多個骨科手術??墒?,誰能想到,這位國內外鼎鼎有名的骨科專家,是在身患糖尿病的情況下,一邊每日給自己注射胰島素,一邊堅持為不斷增多的骨科傷員施行手術搶救。哪里有需要,就出現(xiàn)在哪里”是李主任多年堅守的信條,這也是中南大學所有參與救災工作人員所共同追求的目標。李主任在成都重癥傷員救援點完成的第一臺手術,讓所有在場人員深深感受到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全力救援的決心和能力。患者是一個才從廢墟中救出的10歲小朋友,他柔嫩的雙腿經受了長時間的暴力碾壓,截肢的風險性極高。他還不知道在地震中父母已經永遠地離開了他,手術同意書上只有醫(yī)院的蓋章,一個家屬的簽字都沒有。上了手術臺他顯得異常安靜,手里緊緊地握著志愿者送他的玩具娃娃。一雙大眼睛無助地看著李主任,“爺爺,爺爺,我還能走路嗎?我還能上學嗎?”李主任強忍住眼角的淚水,溫和而堅定地說:“孩子,你一定要堅強,爺爺一定能讓你站起來,一定讓你能上學!”這一天已經連續(xù)做了三臺大手術的他不顧身心疲憊,又轉身默默為自己注上一針早已準備好的胰島素,再一次走上了手術臺。手術終于完成了,小朋友的雙腿終于保住了。當李主任仔細為他包扎雙腿傷口的時候,窗外的天邊已露出魚肚白。
  后來李主任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說:“爭分奪秒,搶救更多傷員的生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他們的行動真正彰顯著醫(yī)者救死扶傷的精神,他們的行動真正告訴我們,他們是“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口號的堅決執(zhí)行者。
  美哉我少年之中南,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南之湘雅,與地同厚!
  我自豪,我是中南人;我發(fā)奮,我要做德藝雙馨的湘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