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風聲
2009年11月8日。秋意緩緩走入季節(jié)深處。第十個記者節(jié)。
有風拂過柳林,激蕩起記憶的層層漣漪。
前年的初秋,那一場延續(xù)今日的約會,一幕幕,像電影膠片在眼前不停閃現(xiàn)。
兩年了,不算長,但也不短。兩年光陰里,看過多少風景,走過多少路,串串腳印,有的直,有的彎,有時深,有時淺。在這里,讓我不斷思考道路該如何走。
踏進這扇門后,多少個夜晚,在燈下,捧一本書,透過一縷輕舞的茶香,或聽濤拍案,或掩卷沉思。書,一頁頁翻開,也讓一點點記憶起皺。
兩年前的一個夜晚,逸夫樓沐浴著夜色,靜謐而安詳。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結(jié)束之后,老師與我一邊談話,一邊從逸夫樓一階梯教室走出。從高中到大學,再到我對文學的愛好。這時,老師突然說起自己的愛人,一位在校報任編輯的老師,并告訴我,他一直書寫著對文字的執(zhí)著,人生的厚度。當聽到這些話時,不少疑問在我心中涌現(xiàn):他究竟是怎樣的一位長者?他究竟與文字有著怎樣的不解之緣?
逸夫樓的大門口,我和老師駐足。老師說,她愛人過會兒就會來接她回家,要我等等。剎那間,緊張取代了先前的好奇。他嚴肅嗎?他會問我哪些問題?我該以怎樣的心態(tài)與他對話?我該怎樣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想得越多,我的呼吸似乎也就越急促了。
他從不遠處慢慢走來,由模糊到清晰。藍色牛仔褲,白色T恤,點燃的一支煙,忽明忽暗。在煙圈的吐納間,我分明觸摸到了一種詩人的氣質(zhì)。一身休閑裝,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也消融了我的畏懼感。
“你對文字的熱情有多久?你對新聞有多熱愛?經(jīng)過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你還能保持對文字最初的沖動以及寫作的欲望嗎?”言辭間,飽含希冀與關切。
“我不能許下任何諾言,我只是清楚地知道,我喜歡文學,是源自內(nèi)心對文學的最真誠的召喚,文學給了我一方詩意的棲居地,我想,我這一輩子都不會離開文學吧。”堅定而且意氣風發(fā),一個個字刻入心扉,也如一顆顆希望的種子,在澤園悄然埋下。
半個多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在蒼茫的夜色中,我也似乎看見了一盞明燈,照亮著前進的路。
或許,已經(jīng)理不清,當初是怎樣的一份欣喜,揣著那一張張沉甸甸的報名表?也理不清,當初內(nèi)心是怎樣的一份激動,在南山八階寫下一行行輕盈靈動的文字?模糊中,又是怎樣的一份勇氣,在某一個陽光微醺的下午,推開了校報編輯部那道虛掩的門?星轉(zhuǎn)斗移,日月如梭,歲月在沉淀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fā)芽,悄無聲息;釀造一壇窖藏陳釀,濃郁而且芬芳。
時間,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將來的某一個時間,驀然回首,是否還記得,在出版大樓五樓,在澤園的菁菁草地上,與編輯部的老師探討文學,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是否還記得,在老師家中,時值端午,我們?nèi)粘龆?,在屋后的那片土地,播撒下希望的種子?是否還記得,老師以怎樣的一種亦師亦友的情懷,為我的文學道路和人生,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是的,我會永遠記得?!闭f這句話的時候,堅毅而且果斷,在剎那間,仿佛從心底流淌了下來。
在這片靈性的原野,我是這樣的被激活,又是怎樣完成了自己思想的成人禮。也許,過了幾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甚至于我已經(jīng)步履蹣跚,我仍會記得懷念,懷念在五樓編輯部的那場以青春的名義命名的燃情歲月,那場以文字的名義與“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約會,而這,將使我人生道路的兩旁,四季繁花似錦,幽香四溢。
轉(zhuǎn)眼,恍如昨日;轉(zhuǎn)眼,已隔多年,恍若眼前,去年的十月,當老師一邊說著“我對你們的感情,就像我吸煙,吸進肺里,讓它存儲在距離我心臟最近的地方”時,一邊揮手道別。痛楚和漫無邊際的傷感,一次次充滿我的整個內(nèi)心,灼熱激烈。時光隧道KTV,多年以后,那首傳唱多年的老歌《一路上有你》,是否依舊在回蕩?那熟悉的沙發(fā),是否還會依然保留著我們離去時熟悉的余溫?
或許,這世上沒有永遠,永遠只是虛幻的代名詞。長亭更短亭時,說不出再見,如鯁在喉。
還在想關于青春的詩歌嗎?還在寫那些寫給愛情的詩歌嗎?在五樓那個最熟悉的地方,尋求著詩意的棲居,與自己一生中應該遇見的人相遇,那是一種在燈火闌珊處的時空交錯。校報,是你讓我把這些記憶,一起裝入行囊,走向比遠方更遠的地方。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自己為什么出發(fā)。”字字叩擊心扉。風雨陰晴,一路走來,我走得很慢,但我從來不會后退。
柳林風聲中,攜帶著新聞理想與文學夢想,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