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在獅城 踐行建大(二)
展現(xiàn)建大之美麗活力實力
“即使是一滴水,也要折射太陽的光輝”。在新學習的三個月間,“我是中國人、我是建大人”的意念始終鐫烙我心,無時無刻想著做“優(yōu)秀的自我”,以多維展現(xiàn)一個崛起奮進的中國,展現(xiàn)一個充滿活力獨具實力的建大。
研修課程中穿插了院校辦學經(jīng)驗分享環(huán)節(jié),大家立刻變身為學校的“形象大使”。在眾多名校面前,為奪人眼球,我的建大介紹唯有“劍走偏鋒”方能使大家“過目不忘”。展示以“山東·建筑·大學”開篇,圖文并茂地介紹了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齊魯、厚重如史詩靈動如音樂的建筑、佑啟鄉(xiāng)幫筑基建業(yè)的大學,特別是學?!疤斓亟Y合”的綠色建筑研究、建筑特色博物館,引發(fā)了大家的強烈興趣和廣泛贊譽。在新期間,我還將學校的宣傳冊頁分發(fā)到了新加坡科學基金委及南大的有關學院,多方介紹和推介學校。此外,我還有幸獲選為三名班委之一,負責班級學習、文體、參訪等活動的組織,創(chuàng)作朗誦詩篇,主持畢業(yè)晚會,以良好的表現(xiàn)贏得了同學們的尊重。我本人作為建大一份子,能用自己的言行展示建大之美麗活力和實力,內心滿滿的自豪感。
不須迎向東郊去 春在千門萬戶中
說南大校園風景如畫絕非言過其實,這里憑借風格獨特的南洋建筑群落、錯落有致的綠植景觀,被譽為全球最美麗的15所大學校園之一。走進南大,令人嘆服的還是其諸多細節(jié)上的設計,彰顯了理念上的人本情懷和管理上的規(guī)范細膩。研修期間,有八個方面的獨特設計讓我們感觸頗深。
學習中心:南大有著充足的教室資源,但號稱“小籠包”的學習中心卻成為了南大的標志性景觀。其蜂巢式的外形設計、交互翻轉式的教室布局,無不彰顯著南大對當下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
校園藍道:美其名曰“藍道”,就是環(huán)繞校園的一條藍色塑膠跑道,寬約1.5米全長約5公里,毫不夸張地說,藍道上二十四小時都有跑步的。藍道既引導師生鍛煉身體健康工作,又完善了校園的交通人車分流系統(tǒng),可謂一舉多得。
食堂食閣:南洋理工大學的食堂不止是沒有大門,甚至食堂的墻都設計成通透的,采光通風都很好。人體工學理念的桌椅設計、琳瑯滿目的各國風味美食、免費提供wi-fi無線接入,來自各國的學生甚至大牌教授都聚此就餐,眾多研討小組圍坐一起交流討論,餐廳的概念已在無形中被延展。
車輛引導:南大校園179、199兩路公交車穿行其中,加之眾多師生的車輛,校園交通壓力可以預見。然而南大校園交通秩序井然,這主要得益于其嚴格的車速控制(隨處可見限速40指示牌)、停車誘導和車庫系統(tǒng)。
風雨廊道:新加坡地處北緯4度,高溫多雨,南大校園所有教學科研和生活服務設施,基本通過廊道連接。學生穿行廊道,防曬躲雨,結伴而行,沿途觀景,校園一道獨特景致。
直飲水:新加坡是個嚴重缺水的國度,市民節(jié)水意識強,再生水研究居世界前列,即使如此,直飲水機在校內公共場所仍網(wǎng)點分布免費使用。直飲水這樣的便捷服務設施還有很多,隨樓設置的餐吧、健身房、創(chuàng)新工坊等,透過這些小設施,我們無不管窺到了南大以生為本的理念。
儀式感:曾看到一句話:儀式是實現(xiàn)個人尊嚴獲得感的重要途徑,儀式非形式,南大研修三月對此體會愈久彌深。新生入學報到期持續(xù)一周,迎新嘉年華上,各學院、社團組織紛紛展示,將學生由“游離”的點成為“網(wǎng)絡”的點。畢業(yè)典禮是校園的盛會,學位授予按學院進行,持續(xù)半月,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從校長甚至新加坡總統(tǒng)手中接過證書,并合影留念。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家長都可參加這一莊重儀式,見證孩子的成長與成才,而獲得當年優(yōu)秀嘉獎的畢業(yè)生可以推薦一名老師作為特邀嘉賓列席典禮,這可是對老師而言至高無上的榮譽。富有儀式感的榮譽系統(tǒng),讓師生進一步強化了歸屬與認同。
笑容與腳步:坦誠的笑容、匆忙的腳步,是大家對新加坡特別是南大最為直觀的人文體察。有一故事我多次分享,教室一側的直飲水機設有冷熱兩根水管,來自國內的學生都喜歡泡茶,熱水利用率很高。偶有一天早晨,熱水管有故障出冷水,馬來族的物管阿姨得知后一直守在飲水機邊,見到過來接水的師生,先是抱歉和提醒,并承諾很快修好。就這樣,這位物管守候了五個多小時,直至下午修好方才離開,還不忘留有一張寫滿歉意的溫馨小告示。當然,這樣的南大微塵故事還有不少,教學、科研、管理、物管人員各得其所,發(fā)自內心的“愉快”,不權衡損益的“付出”,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南大文化的浸潤。
萬里歸來顏愈少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
三個月的時光短暫而難忘,歸心似箭自不必說,對獅城和南大的留戀,對南大崛起的思考,卻不時涌上心頭。南洋理工大學雖然是一所年輕的大學,但它所取得的成就與國際影響是令人矚目的。抱著一顆“師夷長技”的教育圖強之心,在海外三月研修后,我們學到了什么?這可能是組織和領導等待我們作答的問卷,也是重返工作崗位后始終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從理念到格局,從愿景到路徑,從目標到執(zhí)行,知行交替,層層遞進,理念處在“引導”和“引擎”的位置。從這個意義上講,總結學習的心得,有幾種理念尤為重要:一是逆水行舟,強化危機意識;二是注重戰(zhàn)略,強化頂層設計;三是革故鼎新,強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四是對標意識,強化比學趕超;五是人本情懷,強化師生主體;六是開放胸懷,強化開門辦學;七是法治思維,強化規(guī)矩意識;八是守土有責,強化工作落實。當然,感悟體會和思考還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贅述。
最后,我想用訪學期間拙筆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牌來為上下篇的感悟文章收尾:
鷓鴣天·南洋訪學研修感懷
弦歌甲子貫齊魯
薪傳今朝寫崢嶸
沐雨櫛風砥礪過
班門桃李萬千紅
悵寥廓
世紀行
續(xù)攀群山人為峰
筑夢之路接力行
攜手共書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