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做有情懷、有思想、有擔當、有學識的新時代學生干部


  近期,從中山大學的“部級”學生干部,到四川理工學院的“祝福主席短信”,再到成都航空職業(yè)學院“不能隨便@的楊主席”,一出出發(fā)生于高校象牙塔中的“荒誕喜劇”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紀委更是刊文直稱“高校里的這種歪風早該剎一剎了”。大學校園中的“仿真官場”“官僚習氣”由來已久。早在2011年,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就直斥學生“跑官要官”,《光明日報》等媒體接棒跟進,一時輿論嘩然。2016年,《南方周末》刊載《當學生干部也流行“視察工作”》一文,再次揭露了當下大學生“官場”的諸多怪現(xiàn)象。應該說,這早已是屢見不鮮。為何此次事件成為眾矢之的,頻頻刺疼輿論神經(jīng)?
  縱覽各方言論,既有對當下“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學生官”的不滿,也有對由此而折射出的大學官僚化、社會庸俗化現(xiàn)象的厭惡,但更深層次的則是反映出社會各界對當下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思索與自省,它與世紀之初的“錢學森之問”一脈相承,道出了在新時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這一艱深命題。面對時代的拷問,新時代的青年不能掩耳盜鈴偽不自知,而作為眾矢之的的學生干部更應以此為鑒,自我反思,要成長,把自己打造成堪當時代大任,國家所需、人民所望,有情懷、有思想、有擔當、有學識的合格人才,向時代交出屬于自己的答卷。
  做一名新時代的學生干部,要有大情懷。情懷是什么,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解讀,而對于有著五千年文明底蘊的中華民族來說,情懷就是家國,情懷就是民眾。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杜甫風雨飄搖,尚且不忘“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是心系民生大眾的情懷;魯迅,毅然棄醫(yī)從文,為的是從思想上喚醒民眾,改變愚劣的國民性,這是再造國民的情懷;錢學森,放棄高薪厚祿,漂泊五年方才重歸故土,這是建設新中國的情懷。“位卑未敢忘憂國”,新時代的學生干部,當以前賢為榜樣,無論身居何位都應該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匡扶天下的濟世精神,以民族大義為念,以家國天下為重,懷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殷殷初心和崇高使命,把個人追求與社會目標統(tǒng)一起來,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維系在一起。
  做一名新時代的學生干部,重在有思想。思想是生命的“靈魂”,思想是信仰的“細胞”,思想是行動的“手足”,思想是人生的“統(tǒng)帥”。人類每一次大的變革,都離不開思想的指引;人類每一次文明的進步,都離不開思想的推動。巴爾扎克說:“一個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
  陳寅恪先生曾將“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為大學追求的學術精神與價值取向,這也應是當代學生干部所追求的。要敢于堅持真理,恪守底線,不唯上、不唯書、不唯權(quán)威;要敢于堅守本心,獨立判斷,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不媚俗,不從眾。要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大膽質(zhì)疑,建立批判性思維,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只有具備了獨立的人格與思想,才能始終葆有心中赤子情懷,堅持心中的理想追求。
  做一名新時代的學生干部,更須有擔當。擔當是一種品質(zhì),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責任和能力。魯迅先生曾寄語中國青年,“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
  九十九年前,面對帝國主義列強的侵辱,中國大學生奮起抗爭,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大幕;三十七年前,北大學子喊響“團結(jié)起來,振興中華”的響亮口號,并成為引領那個時代發(fā)展的最強音,激勵了無數(shù)中華兒女投身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為祖國和民族的發(fā)展進步奉獻自己的青春與學識。學生干部,作為當代大學生中的優(yōu)秀代表,更應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敢于迎接挑戰(zhàn)、挑起大梁;敢于做先鋒,而不做過客、當看客。在砥礪自我中,成長為學生身邊的“明星”與“英雄”,真正成為廣大青年學生的表率和引路人,“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
  做一名新時代的學生干部,更要強學識。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是用來奮斗的。 習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寄語青年,“要勤于學習、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學知識內(nèi)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見解,既要專攻博覽,又要關心國家、關心人民、關心世界?!?br>  新時代的學生干部,理應用新時代的標尺審視自己,在新征程的熔爐中鍛造自己,努力練就更敏銳的眼光思維,更寬廣的格局視野,更高強的能力素質(zhì),更自信的胸懷氣度,更堅毅的意志品格。既要博學明辨,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又要創(chuàng)新進取,敢于“潮頭出海卷秋風”,更要篤行致遠,堅持“天下大事作于細”。切實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學習和工作上,在學習中沉下身、靜下心,多讀書多積累,厚積方能薄發(fā);在工作中多干事、多鍛煉、辦實事、求實效。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做一名新時代的學生干部,尚須戒除不良習氣。青年是引風氣之先的社會力量,一個民族的文明素養(yǎng)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準和精神風貌上。習近平同志說,“道德之于個人、之于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今天,世界和中國都處于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革中,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交匯融合,民族思想與西方思潮沖突碰撞,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大變局。歷史的洪流猶如萬里黃河,泥沙俱下,一些腐朽的、陳舊的落后文化與外來思想時有浮現(xiàn)。面對外界的誘惑與不良習氣的侵襲,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學生干部,理應牢記“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的名訓,以“止于至善”的追求完善自我,以“一日三省吾身”的態(tài)度反省自我,祛除官氣、俗氣與暮氣,涵養(yǎng)靜氣、正氣與朝氣。只有這樣才不會在“亂花漸欲迷人眼”中失去定力,才能在青春之路上彰顯蓬勃的朝氣與銳氣,才能“肩茲砥柱中流之責任”,讓青春的底色更加絢爛。
  百十年前,梁啟超痛感于舊中國的腐朽與民眾的暮氣,奮筆疾書寫就《少年中國說》一文,振臂高呼:“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倘今日中國之青年只孜孜于鍍金鋪路,沉溺于權(quán)力崇拜,為名利浮云所遮眼,惶惶于個人利益的得失,一心把自己打造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則國家與民族的前途實可堪憂?!扒嗄昱d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高校學子向來被視為國之棟梁、民族精英,學生干部更是優(yōu)秀青年學子的代表。站在新時代的地平線上,我中國青年自當奮發(fā)有為、揚鞭疾馳,正心立志以修己立身,博學強識以增己才,革故鼎新以開風氣之先,以自我之青春鑄就中華之青春,以自我之熱血抒寫中華之新章,以青春之銳氣鑄就民族復興的中流砥柱,為構(gòu)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注入生氣勃勃的青春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