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支教二三事




  專升本后第一個學期的生活與我以往或以后的大學生活都截然不同,與絕大多數(shù)同齡大學生們的生活也完全相異。
  在那半年,我坐在辦公桌后批改作業(yè)、到農(nóng)村家庭走訪,偶爾出現(xiàn)在課桌后是作為一名學習者在觀察授道者的教態(tài),其實更多的時候我是站在講臺上答疑解惑,面對著的是幾十雙通靈清澈的大眼睛———那段時間,我正在贛縣支教。
  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走進教室走上講臺的緊張心情,有意壓低著嗓子以免發(fā)出不合時宜的顫音:“我叫胡夢思,畢業(yè)于九江學院,以后我就是你們的數(shù)學老師。”
  在我的腦海中,曾無數(shù)次浮現(xiàn)過教師給學生上課場景:老師在講臺上傳授新知識,下面的每一位學生都全神貫注地跟著老師思路,積極舉手發(fā)言,課堂氣氛熱烈而有序,但在現(xiàn)實的教學當中,這樣的場景僅僅是一廂情愿的幻想罷了。我所教的班級有六十多名孩子,要想每一位同學整節(jié)課都跟著老師思路是不可能的,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不了太久是人之常情,而且我們的教學水平還遠遠不夠。學生課堂發(fā)言基本上也處于被動狀態(tài),可能是因為班上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來自農(nóng)村,往往顯得更加膽小拘謹,不善于表達。這就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吧。
  時間不緊不慢地走著,第一次月考到來了。這次“大考”的成績不算很好也不是很差,全年級中等水平,但有一位同學的試卷引起了我的注意,對大多數(shù)同齡人來說無從下手的最后一題,她不但寫出了一半的過程,而且解題思路跟別人還不一樣。查詢了她升學時的數(shù)學成績,屬于中上水平,可這次數(shù)學成績卻考的不理想,我找她談了很久,從各方面了解之后試探著提出對她進行課外輔導。此后每天下午放學后她都準時帶著作業(yè)來辦公室找我,有時輔導著居然把吃飯的時間都給忘了,經(jīng)過一個星期她的數(shù)學成績提高得很快,上課也不再走神了,我曾幾次告訴她已經(jīng)可以跟上進度,不需要再來單獨輔導了,但她還是每天堅持帶著作業(yè)本來辦公室找我。在這之后,來找我輔導的學生一變二,二變三地越來越多。他們是不善于表達溝通,但過早地承受了與年齡不相稱的生存壓力后,求知的欲望就像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夾雜著改變自己的模糊認識,促使他們用類似執(zhí)拗的方式堅守著那一絲改變命運的希望。
  除了日常教學,有一件重大的事情使在校的每一位教師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認真完成———教育扶貧。每到周末,全體教師都要下村,對所扶貧的對象進行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家訪和了解,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冬寒夏暑,這里的教師都堅持不懈,而我也時常會跟隨我的指導老師一同下村。印象最深刻的是班上一位很內向的女孩子,在學校遇到問題從不會主動來詢問,向她提問也是很膽怯小聲的回答。剛進入她家的時候,她奶奶帶著兩三個小孩子過來迎接我們,小女孩乖巧地端凳遞水,在簡單了解之后發(fā)現(xiàn)她父母都外出打工賺錢,家里留下的是年邁的奶奶和弱小的弟弟妹妹,她在家里排行老大,家務活都是她幫著奶奶做,很懂事的一個小孩子,她奶奶很關心她的成績,走之前再三囑咐我們務必抓嚴一點。在走訪的幾個家庭當中情況基本上類似:父母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但家長們對孩子的期望非常高,幾乎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多次的接觸過后,讓我更加深刻感受到農(nóng)村家庭對知識的渴求,對改變現(xiàn)狀的渴望,也堅定自己以后加入教師崗位的信念。
  轉眼到了分別的時候,我拖著沉重的腳步去給他們上最后一堂數(shù)學課,決定把這個隱瞞了一個學期的消息告訴她們———其實我是來這里支教的老師。很多學生希望我能一直教下去,陪完她們整個七年級。我很想,但我做不到。有些學生默默地流下了眼淚,看著他們充滿期待的眼神,我也非常難過。雖然很早就意識到這一天是必然的,可終究會依依不舍。在課間我跟她們拍了很多照片,都保存在我的手機里,他們是我第一次教書的學生,而我也是他們初中的第一位數(shù)學老師。我將這些照片做成了影集,希望能夠永遠留住那段時光。期末考試結束后,看著她們拎著行李離開校園的背影,我還是沒有控制住眼淚。再見了,茅店中學!再見了,可愛的你們!
  半年的時間我離開了校園,暫時失去了老師們的教誨和圖書館的挑燈夜讀;半年的時間我留在了課堂,陪伴著孩子們的無邪和家長們的殷切之托。使人成熟的,并不是歲月,而是經(jīng)歷。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理學院 胡夢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