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文">
電子報
電子報

學無止境的華師“蹭課”爺爺
文/郝文



每周三下午十一、十二節(jié)的《中國古代文學經(jīng)典賞析》課上,有一位“特殊”的學生。在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之中,頭戴鴨舌帽的周紱山在第一次來聽課時便引起了學生們的注意。

今年已78歲高齡的周紱山家在漢口,來華師需要坐近一個小時的地鐵?!吨袊糯膶W經(jīng)典賞析》的上課時間安排在晚上 6點至 7點40,所以,每次課前周紱山都在校園里解決晚餐。即便如此,周紱山“蹭課”也從不遲到,到達教室后便固定坐在北側(cè)第一排靠近過道的位置,若黑板上有其他課堂留下的板書,他還會主動擦黑板。

第二次上課時,新聞傳播學院2017級的學生張清清碰巧成了周紱山的“同桌”,當張清清從書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簡編》時,周紱山這才發(fā)現(xiàn),學生們都有學校統(tǒng)一發(fā)放的教材。周紱山急忙詢問張清清,教材能否通過其他途徑購買,張清清告訴他,自己愿意幫他在當當網(wǎng)上購買教材,并在下次上課時帶給他。周紱山隨即掏出100元現(xiàn)金交給張清清,“不能讓你先買書而我后付錢?!币恢芎?,張清清把教材與20多元的零錢一并遞給周紱山,老人示意不必歸還零錢,張清清卻執(zhí)意堅持,“爺爺若不收,便把教材還我,我退給你100元?!敝芗浬奖悴辉偻仆校障铝私滩暮土沐X,也自此與張清清建立了友誼。

每周課前,周紱山都會將自己帶的餅干、酸奶、小本子等禮物從包里拿出來,分給周圍或已熟悉、或仍陌生的學生們。對于曾給予自己幫助的張清清,周紱山在中秋節(jié)后的那次課送給她四瓶農(nóng)夫山泉和兩個月餅,并特意手寫了一張紙條表達祝福:希望清清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周紱山喜歡與年輕人交流,他認為年輕人的思想很先進,“小區(qū)里的同齡人基本都愛好打麻將之類的活動,但我不喜歡,我與他們沒有什么共同話題。家人也支持我多出去走走。”在張清清眼中,周紱山游歷各地山河,到武漢高校內(nèi)聽各類講座,其實活得比許多年輕人都更為充實豐富。

周紱山很珍惜與學生們的友誼,能跟學生一起上課讓他感到喜悅。在給張清清的信中他這樣寫道:我想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我想學到不能動。和您們一起上學我非常高興,希望您們能夠幫助我,也希望您們能夠勤奮學習,注意身體健康。周紱山堅持用“您”這個敬詞稱呼學生,他這樣定義與學生們的關(guān)系:“首先,我是他們的長輩;其次,我們是同學;更重要的,在文化和網(wǎng)絡(luò)上,他們是我的老師。”張清清說,爺爺感謝的從來不是她一個人,而是一個集體。

張清清與周紱山保持著書信來往,老人手寫的每一封信都被張清清如獲珍寶般保存,在她看來,周爺爺?shù)奈淖殖錆M了對未來生活的希冀,給人苦盡甘來之感。 周紱山上中學時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青年時期讀過一年大學,后來由于種種緣故沒能完成學業(yè)。他自此滿懷遺憾,總想找機會彌補自己的大學夢,華師就成為老人“圓夢”的地點之一。如今他“蹭課”已經(jīng)三年了,除了蹭華師老師的課,還會去湖北省圖書館、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聽課。所有課程類型中,周紱山最喜歡的是文學。除了這節(jié)《中國古代文學經(jīng)典賞析》,他還“蹭”過我校文學院教師毛德勝的《中國古代詩歌研究》和付林鵬老師的《中國古代文學史》《文學經(jīng)典導讀》。《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先秦兩漢部分,老人樂此不疲地“蹭”了三次,《文學經(jīng)典導讀》也“蹭”了兩次。老人反復來聽課的行為讓付林鵬深感驚訝,他告訴周紱山,聽過一次不必反復聽?!拔夷昙o大了,接受知識會慢一些,多聽幾次才能記得住、學得好。”老人回答道。

下課后,學生們紛紛收拾書包離開教室,周紱山卻抓緊一切能與教授交流的機會,有時請教課堂內(nèi)容,有時會分享生活經(jīng)歷,更多時候是講述自己去其他地方聽講座的想法。付林鵬說:“周爺爺上課時主動發(fā)言、態(tài)度認真,比很多在校同學還要認真,下課后主動與我交流,而且經(jīng)?;顚W活用,將文學經(jīng)典中的話語與自己人生經(jīng)歷結(jié)合,反思自己,提升境界。”

在給毛德勝的一封信中,老人這樣寫道:“毛教授,您好。上一節(jié)課您講了陶淵明的經(jīng)典,‘君子謀道不謀事,憂道不憂貧’,我很感動,我要以此作為我的座右銘,指導我今后的生活,永遠銘記心中。謝謝您的教導!”,落款是“您的老學生·周”。據(jù)毛德勝回憶,他的教學生涯中也遇到過老人“蹭課”的情況,但周紱山是他目前教過的學生中年紀最大的?!俺劦溃λ揽梢印保聞儆谩墩撜Z》中的這句話評價周紱山的“蹭課”精神,“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長者,生命不止,學習不止?!?/p>

最近,又有老人聯(lián)系付林鵬表達想聽古代文學課的意愿。付林鵬感慨,老人們在年輕時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如愿以償,在晚年時間充裕的時候主動獲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境界,這種珍惜時間、‘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生態(tài)度值得年輕人學習,同時,他們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交流的態(tài)度也值得學生們學習。

現(xiàn)在,每逢周三的《中國古代文學經(jīng)典賞析》課,張清清都會坐在周紱山的旁邊,耐心地告訴老人講課的進度以及授課內(nèi)容所在的頁碼,周紱山則拿出筆記本,隨時記錄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

武漢的天氣愈加寒冷,周紱山表示,即使到了冬天他也會風雨無阻地堅持上課。華中師范大學是他的理想大學,好好讀書是他畢生的夢想。

(朱潤霞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