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通 過 研 究 性 學 習 方 式 調 動 學 生 學 好 思 政 課


高冬梅,中共黨員,博士,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研部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學會理事,河北省李大釗研究會理事,講授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當代中國社會建設問題》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課程,主要研究當代中國社會建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持國家級、省部級項目 5 項,多個項目結項成果鑒定等級為 “優(yōu)秀” ,出版著作 4 部,發(fā)表論文近40 篇,其中 5 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及 《高校文科學報文摘》 轉載。??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從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fā)展和偉大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必然性,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不斷樹立為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要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改變傳統(tǒng)的接受性學習,把研究性學習引入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甚為必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引入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
引入研究性學習是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需要。21 世紀是知識經(jīng)濟時代,它給我們帶來了更加激烈的競爭,更加迅速的變革,更加廣泛的創(chuàng)新。國際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民族創(chuàng)新能力的競爭。思想政治教育學習必須與時俱進,為社會培養(yǎng)具有問題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這種形勢下,僅靠單純的接受性學習顯然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引入研究性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全面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受挫折能力、團結合作的能力,為培養(yǎng)引領社會發(fā)展潮流、適應時代需要的國家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引入研究性學習是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的的良方。與高校其他課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其特殊性,承擔著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它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實現(xiàn)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的遠大理想奠定科學的理論基礎,所以必須首先解決學生“信”與“不信”、“當時信”與“過后不信”的問題。此外,在文化多元的大環(huán)境中,如何更好地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的引領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要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真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必須從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上創(chuàng)新。研究性學習是被國際、國內教育實踐證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將其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學生經(jīng)過自己思考、比較、分析,在體驗、內化的基礎上得出結論,必然會真正信之、行之。這種內化過程對于青年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至關重要,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追求的目標。
  研究性學習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培養(yǎng)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根本任務,而研究性學習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極為有益。它要求學生在學習中自己選擇“學什么”,自己安排“怎么學”,自己把握“學到什么程度”。這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嘗試著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充分地突出出來。他們不但發(fā)現(xiàn)了很多問題,還提出了許多解決問題的合理化建議,增強了主人翁意識。更重要的是他們提高了解決問題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增強了克服困難的決心與信心,也學會了正視失敗與挫折,形成團隊合作意識,會使他們受益終生。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目標一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培養(yǎng)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具有較高政治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研究性學習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分析、歸納、綜合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二者在培養(yǎng)目標上是一致的。把研究性學習引入思想政治理論課,能提升他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價值的理性認識,讓他們在課題探究中,思考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xiàn)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xiàn)實問題,感悟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真諦。
  思想政治理論課和研究性學習在內容上都具有綜合性、開放性。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個綜合開放的體系,涉及到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外交、軍事、黨建等多方面內容,教學內容亦隨著社會發(fā)展而不斷更新。研究性學習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所關注的實際問題選擇研究課題,范圍也往往要涉及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和跨學科的知識滲透,因而也同樣具有綜合性、開放性。這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引進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平臺。
  思想政治理論課和研究性學習都有很強的實踐性。思想政治理論課雖然理論性很強,但這些理論來源于實踐并在指導實踐中接受實踐的檢驗。學好這些理論不能紙上談兵,而要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否則會變成干巴的說教,失去其教育功能。研究性學習經(jīng)常會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往往需要學生走入現(xiàn)實社會去觀察、思考、分析,總結。實踐性成為二者結合的重要紐帶。
三、把研究性學習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要處理好接受式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關系。把研究性學習引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這并不排斥接受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更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但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學生費時多,得到的知識“散”,難以短時間內通過專門性問題研究獲得系統(tǒng)性的理論知識等。而接受性學習在積累間接經(jīng)驗、傳遞系統(tǒng)學科知識方面效率較高。把研究性學習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既要用接受性學習方式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又要使用研究性學習方法將重要知識和理論予以拓展和充實。只有把這兩種學習方式有機結合起來,才會收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學效果。
  要處理好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系。在思想政治課研究性學習中,學生作為學習過程的主體思想還不夠成熟、知識體系還不夠系統(tǒng),長期的接受性學習方式又使學生習不夠積極主動。如果教師疏于指導,學生的探究活動將必然會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所以,教師要在其中發(fā)揮主導作用,扮演組織者、促進者角色,要在學生選擇合理的探究方向、運用合理的研究方法以及確定正確的價值導向等方面發(fā)揮指導作用。但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潛力很大,而且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只有在創(chuàng)新中才能得到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有效提高。所以,一定要注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充分相信學生,選擇什么課題,通過什么途徑與形式去研究學習,應該由學生自主決定,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去實踐。學生思維活躍、條條框框少,在一定的科學方法指導下進行自主探索,往往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教師也能從學生那里學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有利于相互激勵、教學相長。
  要堅持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相結合。沒有規(guī)矩難以成方圓。研究性學習要有統(tǒng)一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保證教學從內容到形式相對穩(wěn)定。除了要遵循學習的一般性規(guī)律外,研究性學習要注重突出時代性、實踐性、發(fā)展性、差異性、趣味性、實用性等。這樣才能更好地通過研究性學習實現(xiàn)思想政治理論課“三進”目標。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實施的過程中不能“一刀切”、千篇一律,應從課程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fā),機動靈活。比如方式上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可以就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也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專題研究等 ; 開展研究的領域可以是社會人文學科的、自然學科的,也可以是跨學科的;開展的地點可以以校內為主,也可以以校外為主;開展時間可短至幾周,長至一學期或一年;課題可由一個學生獨立研究,也可由幾個學生共同研究等。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毖芯啃詫W習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可以“潤物無聲”地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