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大講堂是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每年下半年針對全校新聞宣傳愛好者開展的新聞業(yè)務培訓活動, 至今已舉辦8年。在2018年的新聞大講堂中, 開展了包括新聞采訪、 編輯、 攝影、 視頻、 新媒體、 學生記者成長的一系列講座。
大講堂首次通過PU (POCKETUNIVERSITY 口袋校園) 系統(tǒng)選課, 并納入團委第二課堂成績單, 全校500余名大學生進行了網上選課。8年來, 新聞大講堂通過60余堂課惠及2000名師生, 為全校宣傳隊伍成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構建專業(yè)課程體系, 持續(xù)8年不間斷
“為新聞宣傳培養(yǎng)人才, 這應該是新聞大講堂設立的初衷。但事實上, 新聞大講堂為提升更多師生的媒體素養(yǎng)做出了積極貢獻。 ” 談及設立新聞大講堂的初衷, 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劉積舜回憶說。2011年, 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把原有的校報針對大學生記者團的培訓拓展為全校性質的新聞大講堂。
不僅僅是名稱的改變, 從2011年起, 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系統(tǒng)梳理了課程的設置, 并邀請新華社記者、 《光明日報》 記者,山東省教育廳新聞中心專家, 中國高校校報協(xié)會以及高校新聞傳播專家分別來校,進行專業(yè)知識的傳授。
新聞中心記者編輯也進行了課程的研究和深化, 形成系統(tǒng)科學的授課體系, 這一成果在2015年被結集出版, 成為紀念校報創(chuàng)刊60周年的出版物 《編記——高校新聞采編實務》 。至此, 新聞大講堂有了專門的教材, 也走向了更加專業(yè)的課堂體系。
不僅如此, 新聞大講堂的兩名主講教師劉積舜、 房偉還通過和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授課和實習, 把 《新聞概論》 《攝影與攝像基礎》 課程與新聞大講堂緊密結合。目前, 新聞大講堂涵蓋了新聞采訪、 編輯、攝影、 攝像、 新媒體、 播音、 主持、 網絡技術等媒體傳播多個方向和重點。
打造精品第二課堂, 累計超60講
“合口呼舞枯湖古, 開口河坡歌安爭。 ”在專業(yè)播音員的指導下, 新聞大講堂的粉絲高璐月聲情并茂地誦讀著播音基礎文稿——四聲歌。這天, 廣播臺迎來了一批已經學習了播音初步知識的學員, 他們將在專業(yè)的錄播間里進行播音實習。
新聞大講堂不僅設在了容納500人的南教100號教室, 2018年起搬進了廣播臺、新媒體工作室, 乃至校園各個角落。
“我們課堂上講授光圈、 快門具體作用和調整方式, 但這次實際攝影過程中就暴露參數調整中的很多問題, 進而督促我們從問題出發(fā), 尋求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 大學生記者團攝影部部長趙玲參加了新聞大講堂的攝影實踐活動, 她和學員們一起在校園的多個景觀處進行了實地拍攝, “唯有不斷實踐, 技術才能日益精湛。 ”
新聞大講堂注重實踐教學, 不僅僅邀請業(yè)界媒體大腕來校做報告, 還邀請已經畢業(yè)的學生記者講述成長歷程, 邀請在校學生干部上臺交流日常業(yè)務。
青年新傳媒中心主任朱青是今年新聞大講堂的熱心聽眾, 讓她沒有想到的是, 在新聞大講堂接近尾聲時, 她接到了新聞大講堂請她主講的邀請。朱青和其他三位學生新聞社團的負責人登臺主講了新媒體、學生干部成長的內容, 這些來自朋友圈的經驗讓不少聽眾點贊稱道。
“這種形式不僅讓參與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對比, 在探討中迸濺出新的火花,也促進了學院各組織之間的借鑒和學習。 ” 朱青說。
提升媒體素養(yǎng), 2000聽眾受益
“聽了劉積舜老師的攝影講座, 感覺一下子被帶進了攝影的大門, 從此真正愛上攝影。 ” 總經理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 秘書、化學工程學院2010級學生、 大學生記者團原副團長劉煜, 回憶起第一次新聞大講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2017年的新聞大講堂中, 劉煜登臺講了一課, 現(xiàn)身說法, 他就自己多年來的成長感悟與新一屆的新聞大講堂聽眾分享。
每次新聞大講堂在群里發(fā)布信息后,東營校區(qū)、 北京離退休工作辦公室的老師就留言要求直播或者前往駐地授課。而理學院劉超卓老師則帶著他的學生 “組團” 前往聽課。就不完全統(tǒng)計, 8年間新聞大講堂已經有超過2000名師生收聽。
“新聞大講堂對于剛入大學的我們來說是種新的體驗, 也是融入大學生活的過程。 ” 2018年度優(yōu)秀學生記者李博一回憶起大一時的新聞大講堂, 仍然感慨良多, “這個過程不僅是學習到了關于新聞的硬知識, 還直接增強了自己對新聞的軟興趣。 ”
學生記者潘奕銘也是新聞大講堂的受益者之一, 捧著優(yōu)秀學生記者的大紅證書,他也對新聞大講堂感激良多: “新聞大講堂作為校園里人文類的講座, 就是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和技能、 連接大學和外界的重要一環(huán)! ”
作為剛剛入學的2018級新生, 經濟管理學院的劉佳琳從沒落下過一節(jié)培訓課程, “我想要通過這種培訓課提高自己在采寫新聞方面的能力” 。
新聞大講堂對劉佳琳來說就像一場“取經之旅” , “通過這個平臺, 我要進一步增長見識, 從主講老師、 學長那里獲得成長的經驗, 為自己的發(fā)展積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