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當戒“讀博癮”
針對中國最大博士群體在官場的情況,全國政協(xié)委員楊春時建議:“清理官員讀博,維護高等教育的純潔性與公平性?!痹谒磥恚賳T動用公共財政占用高校資源,為自身前途謀利,“實際上是一種嚴重的腐敗行為”。(《中國青年報》3月8日報道)無可避諱,讀博如今已成“官癮”的一種。在求學致知上追求更上一層樓,不“小富即滿”,是自覺勤勉的表現(xiàn)。但官員讀博,卻讓博士頭銜消散了學術光環(huán),蒙上了“官本位”的塵垢,也讓謀取高學歷變成了權力通吃的演練。
官員“仕而優(yōu)則學”,以裨補缺,增強施政才能,是長思進取的表現(xiàn),不應全盤否定。錯,不在官員讀博,而在官員升博的實現(xiàn)手段、讀博的不軌動機。公眾輿論揪住不放的,也正是這兩點。就官員升博的路徑而言,他們往往不是“勤為徑,苦作舟”,通過公平選拔來獲得讀博資格,而是把手中的權力棒當做通行證,混跡于學術的麥田,最終實現(xiàn)了權柄威力和高文憑的雙豐收。拿到博士帽,對官員們意味著顏面上更加光鮮,在官場的頭銜競賽中不落下風,在官職晉升時,還多了塊敲門磚,可謂是“名利雙收”。
讀博的途徑背“公平”而馳,卻是利用公權尋租;讀博的目的,也遠離了知識學術的純潔氣味,而滲滿功利、銅臭的氣息。正因如此,官員們?nèi)~公好龍式的讀博,變成了一種毒癮,腐化了官員求真務實的品格,也侵蝕了教育的公平。在權力和文憑互送秋波的曖昧表象下,潛藏著一條可怕的利益鏈:權力向?qū)W術授以“虛榮”的桂冠,學術則淪為附庸,將尊嚴包裹在一紙文憑里贈了出去。
要戒掉官員的“讀博癮”,光靠輿論的攻瑕索垢和委員們的“清理”提議,還遠遠不夠。將官員讀博全面禁殺,顯然太過魯莽,畢竟其中也不乏真正以深造來提升個人素養(yǎng)的。掐住官員靠權讀博、憑名謀利的“喉嚨”,才是治本之策。
首先,要用“約束權力”的原理,對官員“假公權,公費讀博”的癥候下藥。官員想讀博就能如愿的背后,通常有著肆無忌憚的權力,只有以相應的規(guī)范機制,給它戴上“緊箍咒”,它才會乖乖收手。其次,官員的晉升評價體系中,應更著重政績和品格的考量,切忌“唯文憑是瞻”,帶來負面激勵。最后,高校應多些獨立的人格,呵護教育的尊嚴,在“去行政化”改革中養(yǎng)成“威武不能屈”的氣節(jié)。
官員的“讀博癮”既張揚了權力的膨脹,又映照著教育獨立的孱弱。早些把權力和學術的灰色糾葛理清,讓它們回歸正道,也許才是對公平和正義的雙重救贖。(作者單位 新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