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生清明 守初心溫良———我的1978年
1978年,對于我們國家和每一個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尋常的年份,對我來說意義尤其重大,因為這一年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1975年的夏秋之際,我完成了我的高中學業(yè),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走出校門來到了陌生的農村,成了一名下鄉(xiāng)插隊的知識青年。當時我的心理目標是,好好干活掙工分,爭取早日回城鎮(zhèn)。于是在今后的三年時間里,我和土生土長的農民弟兄們一樣,起早貪黑、櫛風沐雨,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所幸的是,到年終我還能拿到一百多元的分紅款。在那個年代、那一個知識青年的階層里,年終能有這樣的收入是不多的。
期望一簡單,時間也就快。在鄉(xiāng)下的第二年文革就宣布結束了,到了第三個年,就是1977年,國家又恢復了高考,于是在我眼前呈現(xiàn)出了一條嶄新的回城途徑———參加高考、讀大學。那一年,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沒有看書復習,從田間地頭直接去了考場,結果連縣里的初試階段都沒通過。我沒能在高考恢復的第一年跨入大學校門,那是理所當然的了。
1978年新年伊始,我的知青生活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我想這可能是人生轉折來臨的先兆吧。那一年春節(jié)剛過,大隊小學的一位老師,是南京來的知青,他辦了因病回城手續(xù)離開了學校、結束了他的知青生活。大隊領導、我?guī)煾档母绺缯f大隊革委會商量了,讓我去代課,還說代好了,以后會有可能轉為正式的老師,我想機會難得,于是就接手了代課老師的工作。就這樣,我基本上脫離了生產隊的田間勞作,在小學當上了三四年級復試班的代課老師,重新拿起了書本,擔任了除數(shù)學以外的所有課程。我吸取了前一次高考失敗的教訓,找出了高中時的課本重新溫習了起來,白天教孩子們讀書,晚上自己讀書。
一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學校放假后,作為代課老師的我是沒有休暑假這樣的待遇的,是要回生產隊參加勞動的。為了能能給自己一個復習時間、參加高考,我向擔任生產隊長的師傅請了假,回家里正式開始了十多天的看書復習。記得當時在我家復習的有好幾位高中時的同學和一位回鄉(xiāng)農村青年。
在我的記憶中,那時候的復習就是根據報紙上公開發(fā)布的高考復習大綱,翻閱高中課本和當年的時政類雜志,我手里還有一本 《知識青年地圖冊》,也算是地理方面的復習資料。說實在,我們這樣的復習與應屆高中畢業(yè)生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既沒有老師輔導,也沒有復習資料,感覺有點漫無目標、無從下手,但是我們還是認認真真地復習了十幾天時間。
那一年鎮(zhèn)上的高考考點就設在我的初高中母校雙林中學,參加考試的既有當年應屆畢業(yè)的學弟學妹,也有十幾年前走出校門的老三屆畢業(yè)生。我們家院子里的幾個考生,年齡大小就相差了12、3歲,感覺是漫長的十幾年時間硬生生被壓縮進了一個小小的空間里。但是,一旦進入考場,無論年紀大小、熟悉與否,心情都是一樣的忐忑不安、一樣的激動不已。
等待的過程往往是很難熬的??纪暌院?,我仍舊回生產隊參加勞動了,還是和以往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記得高考后已經是7月下旬了,正是農村的雙搶季節(jié),是一年中農活最苦最累的時候。生產隊里每天凌晨4點鐘開早工,晚上8、9點鐘夜工收工,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我的知情小屋,雖然是一身汗一身泥,精神倒是極其的放松。把期盼深埋在心底,讓繁忙緊張的田間勞動沖淡焦急的等待,平平靜靜的做完了知青生活中的第三個雙搶。
錄取通知書來得比較晚,但還是讓我激動了一番,因為我清清楚楚的感覺到,從那個時刻起,我的人生軌跡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折,而且這個轉折將會成就我不一樣的人生。
到了開學回城的時刻,我依依不舍地和生活了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那個村莊、那條河流、那片田野、那棵老樟樹、那些人們一一作別。從那以后的40年來,我和他們像親戚一樣的保持著聯(lián)系、相互走動,他們也一直把我當成從他們中間走出來的知青和大學生。
今年春節(jié)期間,我又去曾經生活了三年的鄉(xiāng)下做客,在師傅家喝酒,到鄰里鄉(xiāng)親家喝茶,和40年前手把手教過我墾田、如今身子骨還那么硬朗的老漢聊天,站在曾經蓋著我的知青小屋的宅基地上,比劃著原先的灶頭和水缸的位置。當99歲高齡的對門大媽握著我的手叫著我的名字,說我還是那時候的模樣時候,我的眼眶濕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