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和(右一)組織老同志開展文化沙龍活動
1988年,年滿55歲的李桂和老師辦理了退休手續(xù),“當時我有點想不通。女性壽命本來就長,還提前退休,不是浪費資源嘛。我就琢磨,國家政策咱說了不算,但能做自己的主,看我還能不能干?!?br> 于是,李桂和重拾教鞭,在講臺上一站又是5年。從夜大到職工大學,從純理論講授到實踐性很強的技師培訓,李老師往來奔波,不亦樂乎。
期間,李桂和還主編出版了《電氣及其控制》,成為多所高校教學用書;與志同道合的老同志共同開辦“鋼院老年大學”,讓辛苦多半輩子的老同志在藝術(shù)熏陶中享受多彩生活……“那5年挺累的,但我用行動證明了,我還有用。這就夠了!”
60歲,李桂和又有了新想法,“當了一輩子老師,我要嘗試做點新鮮玩意兒?!?br> 新玩意兒不少,做哪個?“光自己‘過癮’還不行,對大家得有好處?!崩罾蠋煱l(fā)現(xiàn),許多老同志有發(fā)揮余熱的強烈愿望,就是苦于沒有機會。如果成立一個技術(shù)公司,將企業(yè)需求和專業(yè)技術(shù)對接,老同志不就有為有用了嗎?說干就干,李桂和與我校退休教師王衡等十幾位“同仁”一拍即合,技術(shù)公司“開張營業(yè)”!1997年,李桂和又接任校離退處“正太研究所”所長。
“既創(chuàng)造了社會效益,又有經(jīng)濟效益,大家都挺高興的,覺得自己還有用,活得有價值?!?br> 又一個5年過去,該嘗試的都嘗試了,65歲的李桂和決定全心全意帶著大家“玩”!
其實,早在1995年,李桂和就與幾位老同志組織成立了“鋼院老年藝術(shù)團”。“老有所為,還要老有所樂,而且老伙伴們要一起樂,讓快樂成倍增長?!弊源耍罾蠋熼_始了自己的“藝術(shù)生涯”:又編又導又主持又表演,寫小品作朗誦詩為樂曲填詞,幾乎是個全能“藝人”。她帶領伙伴們登上了“鋼都大舞臺”,送戲到鄉(xiāng)村……宣傳黨的政策,歌頌美好事物,娛人悅己,寓教于樂。
1999年,民盟科大老年支部成立,李桂和被老盟員推舉為民盟鋼院離退支部主委。已有14年盟齡的李桂和深知,很多老盟員對民盟、對執(zhí)政黨感情深厚,自己作為這個集體的“領頭羊”,必須團結(jié)關(guān)心所有老盟員,發(fā)揮集體優(yōu)勢,退休不退盟,不退社會。
這一干,就是10年。
反對法輪功,慶祝建國、建校60年,為汶川捐款,學習科學發(fā)展觀……每一項工作,民盟科大老年支部都走在前頭。至于迎春聚會、生辰慶典、踏青郊游、節(jié)日走訪……更是增進了盟員間的感情,增強了支部的凝聚力。老同志們提起民主黨派,張嘴就是“民盟”,羨慕老盟員有溝通交流的地方,有歸屬感。其實在老盟員心里,民盟離退支部就是一個大家庭,劉郁娟說:“這個家主要靠李桂和支撐。她有能力,更有事業(yè)心,善解人意,自己一身病都不顧,就為這個家張羅。我們都很依賴這個家?!?br> 2006年,已經(jīng)73歲的李桂和,對新鮮玩意仍舊一往情深。中央電視臺開辦的“百家講壇”讓她靈機一動:我校教職工大多工科出身,人文底子較薄,何不搞個沙龍什么的,大家自學自講,以書會友,既長見識,又有交流的平臺。于是,在民盟科大老年支部的倡導下,科大老年文化沙龍應運而生,李桂和帶領老伙伴們玩得更有文化更有層次,也更快樂更有意義了。一位“非黨非盟”同志欣喜地說:“現(xiàn)在我還有組織了,有人關(guān)心我了!”
文化沙龍每半月開一次講座,從歷史文化、名人軼事到保健養(yǎng)生,幾乎無所不包,老同志們愛學愛講,在相互交流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生活質(zhì)量。李桂和是主講之一,東周列國、百家爭鳴、成語故事、說字解詞……每一次講座她都要準備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翻閱資料,去書市買書,有時看電視都做筆記。
這么多年忙忙碌碌,李桂和幾乎沒有退出過“社會大舞臺”,可是今年77歲的她,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集于一身,最近聽力也銳減,已經(jīng)有些力不從心。她希望盡快有“年輕人”“接班”。她說:“老同志要有用,活得才有意思。要是能帶動大家一起有用,那就更有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