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交”、“通”解讀□南洋通訊社學生記者 沈靜思


  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誕生于1896年的上海。其時,甲午戰(zhàn)敗,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歷史性關頭,洋務名士盛宣懷奉命在黃浦灘頭創(chuàng)辦了這所在不久后名揚天下的高等學府。辛亥革命后,唐文治、凌鴻勛、蔡元培、葉恭綽等數(shù)位先賢先后掌管這所學府,并將其冠名為交通大學。
  首先,“交通”蘊含實業(yè)之理念。110年前,盛宣懷正是懷著實業(yè)救國的理想創(chuàng)辦了南洋公學,到了20世紀初,唐文治校長亦堅決執(zhí)行“求實學,務實業(yè)”的辦學主張,使之成為我國較早開啟工程教育的高等實業(yè)學堂。加之學校曾一度歸屬交通部管轄,以“交通”二字為名便成了對“實業(yè)擴張,進步無疆”理想的終極紀念。
  其次,“交通”更蘊“天下交而萬物通”之意。該句語出《周易·泰·彖》。天屬純陽,地屬純陰,天地之交乃是萬物大通之時。當年的仁人志士們孜孜不倦所追求的正是這樣一種境界,先賢們胸懷天下的氣魄由此可見一斑。其實,“天下交而萬物通”的精神貫穿于整個交大的歷史,融合于世世代代的交大精神。這樣的“交通”體現(xiàn)于各種不同的層面,從最小的師生、生生之交,到憂國憂民的情懷,到放眼世界的氣度,交大人們均用自己的精神與行動給出了最完美的注解。建校伊始,“興學———儲才———自強”的信念便流入了交大精神的血脈;在近代歷史的風云變幻中,“只手擎天臂一振”的白毓昆,忠魂不滅的穆漢祥、史霄雯烈士,赫赫有名的“民主堡壘”……為交大精神注入了新鮮血液。師生與國家之“交”、之緊密相連,成就了交大精神中的這重要一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而老校歌中唱到的“英俊濟蹌,經(jīng)營四方,為世界之光”,便是交大精神中的國際視野,是與世界之“交”。從另一個角度說,“天下交而萬物通”講的是和合之道,后來得到儒家、道家、墨家等的闡發(fā),成為中國思想史上一個核心的范疇和首要的價值觀,成為中華民族對美的理想———即是“和”的理念,這在大力倡導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顯現(xiàn)出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因而“交通”一名又蘊含了交大的人文精神,不僅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最高致敬,更是一種經(jīng)世濟民的強烈社會責任感。
  “長江南,大洋西”,交大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在此“中外交通地”屹立了百年不倒,勾勒出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發(fā)展的軌跡,而今,它來到浦江之濱,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階段?!敖煌ā敝艚o我們的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我們的繼承,更需要我們將之在新時代發(fā)揚光大。那就是,緊扣時代的步伐,與世界交流,對社會負責。相信這些財富必將助交大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為中國歷史乃至人類歷史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