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外出采訪歸來,總是收獲多多,采訪本記了幾大本子、材料一大堆。
面對這些材料,怎么辦?這是記者在寫稿時經(jīng)常琢磨的一個問題。
材料是寫稿的基礎(chǔ),“沒料不成文”。但有了材料還有一個“怎么用、用的好”的問題。
也就是說,不能“撿到籃子里都是菜”,要對材料進行一番梳理、一番篩選,把最好的“料”用在“刀刃”上。
下面介紹人民日報兩位資深記者在這方面的具體做法——
一、李莊:寫人物或事件通訊,材料為“閃光點”服務(wù)。
人民日報原總編輯李莊,在如何寫稿上有句名言:“每篇稿子必須至少有一個閃光點”?!氨仨殹薄ⅰ爸辽佟?,足見“閃光點”的重要。
如何使“閃光點”更亮呢?其中重要一點:對材料精挑細選。
李莊以寫通訊見長。在當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他以戰(zhàn)地記者身份穿行于前線,采訪了不少的人和事。在一篇題為“復(fù)仇的火焰”的通訊中(人民日報,1950年12月20日),他例舉了大量的事例,揭露了美國侵略者的罪行,反映了人民志愿軍復(fù)仇的火焰。
通訊較長,但讓人看得一點不感沉悶,相反倒是越看越想看。
在一次講課中,李莊談及此事說,這也許是列舉的材料感動了大家吧!當時我寫的時候,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材料要為“閃光點”服務(wù)。采訪時獲得的材料很多,但我精挑細選,選用那些最能感人的材料。后來從效果來看,確實是“材料”發(fā)揮了作用。
筆者查閱了這篇通訊,確實在“用料”上高人一籌。如寫道:“一個朝鮮小孩的父親雙手反縛,躺在被雪掩蓋的亂草中,頭顱滾在尸身旁邊。他的舅舅手腳朝天,渾身被扎得稀爛。他的弟弟還只有十二歲,小小的頭顱被擊碎了?!薄斑@個小孩的兩個姐姐、一個嫂嫂躺在炕上,下體裸露,血肉模糊,乳房上有刺刀戳的痕跡?!?/span>
這些具體的材料、細部的描寫,把美國侵略者的殘暴揭露得很徹底,怎能不激起指戰(zhàn)員們復(fù)仇的火焰!
從以上可以看出,材料不怕多,可以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但在選用則要慎之又慎,像李莊那樣:精挑細選,用那些最能打動人的材料。
二、范榮康:寫述評性通訊,“以觀點統(tǒng)帥材料”。
1982年年底,時任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范榮康有機會赴湖南采訪。
范榮康的湖南之行,是要“了解實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的農(nóng)村情況”。他走訪了長沙、瀏陽、醴陵三縣,拜訪了十余戶農(nóng)民,同省、縣、區(qū)、公社和大隊、生產(chǎn)隊的干部座談。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所見所聞,得益非淺,材料多多”。歸來后寫了一篇通訊,標題是:“湖南鄉(xiāng)里事”。
范榮康是撰寫新聞評論的行家,人民日報不少社論、評論員文章都出自他手。這次寫的這篇通訊是述評性通訊,在材料運用上,他用的手法是“以觀點統(tǒng)帥材料”。
翻看通訊,布局是這樣的:
全文設(shè)有4個小插題:
1、“鍋里有煮的,柜里有裝的”
開文第一句話是:包了以后,農(nóng)民生活究竟有多大的改善?
2、“先富幫后富”
開文第一句話是:大包干是不是造成貧富懸殊、兩極分化?沒有。
3、“不堵不塞,群眾選擇”
4、“怕一天等于二十年”
開文第一句話是:農(nóng)民現(xiàn)在有什么心事沒有呢?有,怕變。
在以上4個小插題中,除了第3個小插題下沒有開文第一句話外,其他3個小題下的開文都是以一句話開文。然后圍繞觀點把相關(guān)材料自然寫出,作者筆觸很順,讀者讀著也暢快。
范榮康回憶此稿寫作時說,難得出去一次,想多看多問多記,得到的材料確實不少。照這個材料量,可以寫三四篇稿子,但考慮后還是集中到一篇為好。寫稿時,面對這么多的好材料確實是“挑了又挑、忍痛割愛”。
三、小結(jié)語
材料在稿件中的具體運用,有多種形式和做法,不拘一格。
需要掌握的一個原則是,既不能“撿到籃子里都是菜”,也不能把有說服力的好材料浪費了。要學(xué)會善于把材料用在“閃光點”上,用在為觀點服務(wù)上。惟此,才能把稿子寫得精粹,寫得叫座!
?(作者為人民日報高級編輯、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