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改改標題上的“白米飯”現象

20201015141028_644043.jpg

與學員的N次通信

改改標題上的“白米飯”現象

(第十二封信)


劉國昌


一學員在微信上與我討論如何把標題做好的問題。

我問他:“你知道標題上的‘白米飯’現象嗎?”

他搖頭,并請求我詳細給他講講。

于是,有了下面的文字——

   

桌上擺著兩碗米飯,一碗是白米飯,另一碗是米飯上有肉有菜。

你喜歡那一碗呢?

我猜想,你肯定喜歡第二碗。因為有肉有菜有米飯,可以美食一頓。

第一碗,雖有米飯,可充饑,也有營養(yǎng),但失之于單調,人們往往搖頭。

由此,想到我們媒體上的一些標題,也存在著這種讓人搖頭的“白米飯”現象。

一、何謂標題的“白米飯”現象?

這類“白米飯”現象,比較集中地表現在會議消息的標題上。

如:

1、省教育廳副廳長一行來校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和開學準備工作

2、我校召開2020年全面從嚴治黨暨意識形態(tài)工作會議

3、抓黨建 促備戰(zhàn) 振精神 擔使命

4、學校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

5、學校舉行第36個教師節(jié)慶祝大會暨新學期教職工大會

以上標題,我們姑且將之稱為“白米飯”現象。

這些標題均為一行題;單純的“舉行”、“召開”;沒有一點“溫度”和具體內容。

如此標題,往往讓讀者搖頭,覺得“乏味”,一看而過。

可令人吃驚的是,這類標題在一些高校校報、企業(yè)報上屢屢出現。實在是該徹底改一改了!

二、報界早就力圖改變這種“白米飯”現象

標題上的“白米飯”現象由來已久,雖然那時尚未有這個“稱呼”,但這毛病一直存在。

改革開放初期,人民日報率先對這種標題上的“白米飯”現象“開刀”,并身體力行地有所突破。

例:

把有限的錢用到最急需的地方(主題)

中央決定,一九七九年建國三十周年慶?;顒硬淮蟾悖灰谶@方面多花錢和物(副題)

《人民日報》(1979年2月3日 第1版)

這條消息刊登在1979年2月3日人民日報上,是人民日報記者王惠平寫的。當時他正采訪全國高??蒲泄ぷ鲿h,會上傳達了中央領導同志對整修全國農業(yè)展覽館的批復。他得知后,敏銳地、毫不遲疑地認定其意義所在,迅速將“三十周年大慶不大搞”這條獨家新聞發(fā)出,并在標題上做了突出處理。

如果這條消息做這樣一個會議標題:“全國高??蒲泄ぷ鲿h在京舉行”,把“肉埋在了飯里”,那就發(fā)揮不了應有的傳播效果。而上面這個標題,“跳出會議”寫新聞、做標題,引起各方的關注,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媒體界多次調查表明,讀者不喜歡讀一般化的會議新聞,對“白米飯”似的標題更是反感,但并不反對出自會議的新聞。我們應在這方面加強研究和改進。否則,繼續(xù)維持在“會海”不拔、做“白米飯”似的標題,那就很難在新時期繼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新了。

三、如何杜絕“白米飯”現象?

從以上事例可以看出,“白米飯”現象是完全可以杜絕的。

如何杜絕呢?


 一是克服“懶惰”。



標題上的“白米飯”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記者編輯的“懶惰”造成的。

一有會議消息,就習慣地做出“舉行”、“召開”的標題。這好像在一些媒體里形成慣例,反正是報道了,且沒什么“毛病”。

如此做法倒是“簡單易行”,但卻忘記了媒體的責任與擔當。

媒體是干什么的?它承擔著傳播新聞之重任。媒體的職責就是要讓新聞盡快地、盡廣地迅速傳播。然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在做題上下功夫,千方百計把標題做得精彩吸引人。這是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千萬不能圖省事做簡單的標題。


 二是多下功夫。



一些高校校報、企業(yè)報上的消息是寫得不錯的,其中有不少“含金量”高的內核。但卻未在標題上顯示出來,致使好消息與讀者失之交臂。

可見,要想有更多的讀者看你的稿子,那就必須在標題上多下功夫,徹底改變那種“白米飯”現象。

怎么改呢?有兩條建議請注意——


 第一,竭力挖掘出稿子中的“真料”,并將之上題。



曾看過一條報道大學開學典禮的消息,標題很簡單:我校舉行新學年開學典禮(點評:這是典型的標題“白米飯”現象。)。但細看內容有“料”,其中校長在講話中有一段頗為精彩的話語,他提出三條希望:學子們要“堅定夢想,堅持奮斗,堅守底線”(點評:這話講得好,生動,有針對性)。

如果把這三句話做成副題,那這標題就不是“白米飯”了,而是“有肉有菜”,精彩多了!


 第二,善于運用標題的多種形式。



大家知道,消息標題的形式主要有三種——

1、“主題-副題”形式

2、“肩題-主題”形式

3、“肩題-主題-副題”形式

在做標題的時候,要經常想到這三種形式,盡量運用這三種形式。在一塊版面上,有了這形式中的一種或兩種,那就避免了“白米飯”現象,還使版面更加好看。

小結語

時下在做題上有兩種情態(tài):

一是把做題看得很簡單,覺得“一揮而就”便可;二是把做題看得很難,有為難情緒。其實這都是不對的。

如同寫文章一樣,做題有“難”和“易”兩個方面。

我們不能因其“難”就有為難情緒、就圖省事,而是要勇于實踐,多做題,在干中學,在干中不斷提高做題的水平。

我們更不能因其“易”就忘乎所以,不當回事兒,那種思想上不重視、行動上隨便的狀態(tài)是不可取的。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媒體也在與時俱進。我們當緊緊跟上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把包括做題在內的各方面新聞業(yè)務水平提高,提高,再提高!


(作者為人民日報高級編輯、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