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洋畫,為它的滿而眼花繚亂;看中國畫,為它的留白而心曠神怡。
西洋畫中,著墨不露一絲空白,似在宣示主權(quán),倒也給人增添了極大程度上的視覺壓力,讓人的神經(jīng)擠占的無處安放;中國畫,潑墨清淺而露出幾成空白,既突出了神韻,又不至于帶給人壓力,讓人可以舒緩地出一口氣,而不至于顰眉,百無聊賴。
“有些東西,不是越濃越好,要恰到好處。”十分的話,大多只要七分便互表心意,剩下的三分權(quán)當(dāng)做一種心靈溝通或契合的紐帶。倘若七分過后,連同剩余的三分也要一同訴說,便破壞了人與人相處的意境,既會帶來相處壓力,又減少了與旁人的信任感。
忽而想起,初中時的純粹友情。那時候,可以自在訴說,放肆歡笑,彼此在身邊,就覺得很安心和快樂。但是,“時間是讓人猝不及防的東西”,隔了那悠長的歲月,我們沒有了從前的話題,不知如何開口,去講現(xiàn)在的學(xué)習(xí)和生活,甚至聯(lián)系方式都被刪了去。
回望仍有很多難以忘懷的畫面,即使不再擁有了,但是我們給予彼此的溫暖始終存在,給予對方的溫柔依然存在,只是不再被提起了,它與我們的記憶一起停留在了歲月的路口。
有人說:“當(dāng)你不再擁有時,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讓自己忘記?!绷舭撞⒉皇峭洀那暗挠亚椋嬲洀那暗目鞓泛兔篮?,而是給自己和彼此一些時間去回味和遐想,去沉淀自己。在這段時間,我們會傷感難過,甚至掩面而泣,但我們也會思考,關(guān)于愛和時間的永恒的問題,然后繼續(xù)等待新的友情,繼續(xù)大步向前走。
減少一點裝飾,會凸顯事物本身的優(yōu)雅從容;在外表一絲不茍后,素妝雅面,會襯托你的活力與美好。反而,“玳瑁光”似神若仙的人,倒是給人增加了一絲壓力。
留白不是放棄向上的目標(biāo),不是丟棄為人生涂上絢爛色彩的畫筆,更不是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的平庸心理。真正的留白該是像中國畫那樣,用纖纖素筆完成布局,清新溫柔,如五月的槐花,在不知不覺中散發(fā)出清新甜蜜的氣息,而又不張揚,不生澀,沁人心脾。我有一個芳香的愿望。
像周夢蝶那樣 “漸與夕陽山外山為一,而未偏離足下一毫末”。
讓留白成為年輕時濃墨重彩的絢爛,成為老去甘愿素衣簡行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