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聽過一個“盲人摸象”的故事,說的是有4位盲人去摸大象,第一個摸身體,說大象像墻;第二個摸腳,說大象像樹干;第三個摸鼻子,說大象像水管;第四個摸牙齒,說大象像玉一樣的長棍子。由于沒能看到整個大象,他們只了解局部的真實而不知整體的真實,犯了盲目性、片面性、絕對化的毛病。
寫新聞報道可不能盲人摸象,不能犯以部分代替整體的毛病,更不能因主觀臆斷而導致失實。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教訓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后期,由于“大躍進”而造成的新聞報道浮夸風,就是一次深刻的教訓。1958年2月,報紙上提出,“工業(yè)建設和工業(yè)生產(chǎn)要大躍進,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要大躍進,文教衛(wèi)生事業(yè)也要大躍進”的號召。在當時的報紙上,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放衛(wèi)星”的消息爭先恐后發(fā)表。6月初,先是放出小麥畝產(chǎn)2105斤的“衛(wèi)星”,過了幾天,又曝出小麥畝產(chǎn)7320斤的“衛(wèi)星”。之后,糧食畝產(chǎn)紀錄不斷被刷新。不出半個月,水稻畝產(chǎn)已高達36900斤?!叭擞卸啻竽懀赜卸啻螽a(chǎn)”的口號出現(xiàn)在報刊上。
在工業(yè)報道上,大煉鋼鐵“放衛(wèi)星”愈演愈烈。報紙上開辟了“比一比”專欄,匯總各地煉鋼的計劃數(shù)和完成數(shù),給各地造成很大壓力。雖然到1958年底說是超額完成了煉鋼任務,但大量的土法煉鋼的產(chǎn)品并不合格。當時的報紙上,宣傳的是“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只要能想到,一定能做到”的“唯意志論”。有的新聞工作者反映了真實情況,卻被扣上“右傾分子”帽子,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那些年,新聞宣傳工作中的浮夸風、瞎指揮風、片面性十分嚴重,“左”傾錯誤思想發(fā)展開來,講過頭話成常規(guī),講成績無限夸大,弄虛作假時有發(fā)生。
即使在那樣的形勢下,仍有一批記者堅守崗位,寫出了一批優(yōu)秀作品。在六十年代初,產(chǎn)生了《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攀登珠峰、雷鋒、好八連、大慶人、焦裕祿等先進典型的報道。
片面性報道危害大
最近幾年,片面性報道的風氣有所收斂,但時不時會冒出來。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在新聞報道中的一些不良傾向。
有的新聞報道喜歡用一些夸大其詞的空話、套話來壯聲勢,吹喇叭。對落實工作的報道,常用詞是都是“第一時間”“全覆蓋”。對取得成效的報道,喜歡用“滿分作業(yè)”“超硬核”。一丁點兒事情常常被任意拔高、吹噓。
在報道影視圈時,“影帝”“影后”“巨星”“天王”一個接一個亮相。在報道新技術時,“最新”“最高”“最好”“最先進科學”全都寫上。在報道新產(chǎn)品時,“最佳”“最高檔”“最著名”“最時尚”等具有強烈評價色彩的詞語滿天飛。
在報道人物時,喜歡拔高,往人物身上貼金,認為只要事實基本準確,怎么“吹”都行。為了突出人物“忙于工作”,可以讓他不顧父母生病,不顧妻子分娩,不顧孩子學習,不講科學,不講政策,幾乎不近人情。
近日,網(wǎng)上多家報道一個“獨臂快遞員”的故事。說的是這位快遞員靠一只手送快遞10年,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本來這是一篇勵志的報道,可是寫作者卻犯了夸大其詞的毛病,說他在今年“雙十一”期間,每天送快遞兩千件,一天接幾百個電話,等等。讀者讀后,一片質(zhì)疑聲。就算一分鐘送一件快遞,兩千件快遞要送33個小時??!怎么可能?
片面化報道產(chǎn)生原因分析
究其新聞報道中片面化、浮夸風的產(chǎn)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條:
----辯證之法,學得太少。有的記者、編輯學習辯證法太少太淺,不會全面看問題。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是認為事物是運動的,是在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的。因此,對事物的量變與質(zhì)量應了解其過程,對前進與曲折應辯證地認識,要充分認識事物的客觀性和多樣性。這樣,才能從總體上把握好報道的大方向。學好辯證法,寫作才能有“度”,講成就實事求是不夸大,講缺點恰如其分不掩蓋。
----知識面窄,辨別力弱。知識儲備不足而造成一些絕對化、片面性、甚至虛假的報道。如水稻畝產(chǎn)36900斤,是什么概念?相當于歷史最高水平的十倍,這有可能嗎?如多年前報道的《孫武兵法》82篇竹簡被發(fā)現(xiàn)的報道,當時是熱門新聞。過了3個月,經(jīng)考證后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錯誤和致命硬傷,甚至還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簡化字,裝訂方式也不合古制。因此,鬧了一場報道上的“烏龍”。
----缺少調(diào)研,道聽途說。由于只聽一面之詞,往往上當受騙。有的人寫作是在“玩新聞”“編故事”“擺龍門陣”,不知新聞人責任之重,熱衷于街巷傳聞、明星軼事。缺乏社會責任的后果必然是合理想象,虛構情景,謬誤頻出。
----形式主義,作風飄浮。只求數(shù)量不求質(zhì)量,一篇又一篇,寫起來洋洋灑灑,內(nèi)容空洞,不著邊際,套路文章多,成了現(xiàn)代“八股文”。許多文章好像是一個模子里倒出來的,帶給讀者的只會是枯燥與沉悶。
----急功好利,沽名釣譽。有的領導干部好大喜功,總想把好詞用盡,成績說滿,把榮譽拿足,為此,喜歡作秀,樂于顯擺。而一些記者由于缺乏深入的調(diào)研,或只把報道當作應付的差事,錄音機式的寫出了一些脫離現(xiàn)實的報道。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媒體人,應當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心,提高思想修養(yǎng)和知識修養(yǎng),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以忠于職守、勇敢堅定、實事求是的姿態(tài)履行職責,在新聞報道中遵循真實性的原則,杜絕片面性、絕對化的報道,努力完成時代賦予的光榮任務。
(作者系人民日報資深記者、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培訓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