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師有遺訓 憂道不憂貧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這是陶淵明在《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的頭兩句。題首“癸卯歲”,指晉安帝元興二年(403),陶當時39歲,因母亡離職在家守喪,與弟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先師”,對孔子尊稱;“道”,指治世之道,孔子認為君子的本分是治國致富,不是自己力耕致食,整個國家富強了,君子可以食俸祿,也就不必憂貧了,這是有它的道理的。陶淵明因厭惡官場污濁,遂退隱農(nóng)村,由于他躬耕田園接近人民,對農(nóng)村生活體驗較深,因而他的詩作,不少是描寫田園歌唱勞動的。其語言樸實,情感深厚,平淡自然,形象鮮明,形成自己的藝術(shù)風格。
“憂道不憂貧”的思想,陶淵明固然深知,但他卻因社會黑暗,個人難以治理好國家,于是退隱耕種莊稼來了。《歸去來辭》就表達了他歸家時的愉快心情和隱居的樂趣?!傲b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這是陶歸家的論據(jù)?!熬迷诜\里,復得返自然”,他像被放了的鳥兒多么自由,這是他歸田隱居的心緒表露;“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又是多么的瀟灑怡然。陶淵明不只是栽花種菊飲灑賦詩,而是“開春理常業(yè)(指務家)”,在田間勞動,秋天到來,他是“歲功聊可觀”,一年的收獲還是不錯呵。這時的陶淵明真是不“憂道”,也“不優(yōu)貧”了。但他不以此滿足,并勉囑自己“衣食當須記(指經(jīng)營),力耕不吾欺”,這才是根本的東西。只要不荒廢農(nóng)業(yè),好好經(jīng)營耕種,衣食是不用犯愁;只要有勞動就會有收獲,陶淵明是親身體會到了。然而他又感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告誡自己“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雖是隱居了,珍惜時光還是十分重要的,莫要“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那才悲哀呢!詩人對光陰是“念此常悲凄,終曉不能靜”。他更感到時光消逝,有志不能展的激動心情,“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那時雖然沒有歡樂,也覺得很是喜悅,但心里愿意,卻是“猛志逸四?!?,要象鵬鳥那樣展翅飛翔;更要“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那樣去奮爭戰(zhàn)斗,直到取得勝利。(“刑天”,相傳與天常爭斗的人;“干”,盾;“戚”,斧。)縱觀陶淵明的詩作,大多是田園隱士生活,飄逸自樂。但他的內(nèi)心世界,還是裝有大志,想干一番為國為民有益的事,可惜這些意愿,只留在詩文上,直到62歲死時仍未能實現(xiàn),真令人遺憾萬端。故歷來的人們,都是以田園詩人、隱者之士來稱道尊崇他的。然而歸隱和他理想的烏托邦式的“桃花源”社會,現(xiàn)實是不存在也是不可能有的,只是反映古代農(nóng)民的樸實思想罷了。21世紀的中國農(nóng)民,早已超出“桃花源”的想象境界,正向“全面小康”社會奮進,全國人民不“憂道”,又“不憂貧”,只懷戀空氣清新、大地和天空都未受到污染的昔日的農(nóng)家環(huán)境和樂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