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語出彭端淑《為學》篇。烏申斯基也說過:“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彼麄兌际窃诟嬲]我們:做學問,行動力很重要,而這正輝映了安醫(yī)的校訓———“好學力行,造就良醫(yī)。”
初秋黃昏,聽完學術文化季講座的我穿過有些清冷的校園,聞著淡淡的青草香,在已經成為昨天的那些時光倒影里,我看見了自己的成長日記,日記里記錄著我學習中的得意與失意,也記錄著我生活中的重逢與別離。
讀研兩年,學習和生活也算內容豐富,層次分明,但是在閑下來的時光間隙,我還是會經常想起那些不曾完成的夢,比如半道停下來的科研項目,比如畫一幅主題鮮明的畫,比如和友人約好的遠游。我會想,究竟怎樣做才能平衡做人、做事以及做學問之間的關系。彷徨中的我很幸運,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參加了我校研究生學院舉辦的一場學術文化季講座,沒想到之后竟一發(fā)不可收拾,場場必到,受益頗多。感謝主持講座的皮膚性病學權威張學軍校長、流行病學專家葉冬青教授、心理學家孔燕教授和周和嶺教授,以及臺北醫(yī)學大學副校長陳大木梁教授。通過他們,我深刻體會到做人要知足、做事情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通過他們,我看見學術上的海納百川、自由與包容;我看到文化思想上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通過他們,我看到,一花一世界,百花滿園春。
做學問,往往就是那些懂得見微知著的人才真正打開了這個世界的大門。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由細節(jié)構成,決定其成敗的必將是微若沙礫的細節(jié)。他們的眼睛善于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科學數(shù)據里隱藏的信息;他們的耳朵擅于捕捉,捕捉一些浮若微風的意見反饋;他們的雙手擅于記錄,記錄工作中遇見的細微困惑;他們的心靈擅于思考,思考怎樣改進細節(jié),怎樣推陳出新;他們的雙腳勇于攀登,攀登更陡峭的科學高峰。一花可見春,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能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尋常細微之物,卻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無限往往就悄無聲息地藏匿于那有限之中。
做學問,應該是面向實踐的,可實踐并不是盲目的勞作,而是要在過程中掌控細節(jié),觸類旁通,繼而水到渠成。以流行病學來說,任何相關課題的研究,都是從學科的全局著眼,從研究過程的細節(jié)入手,不斷完善每一個研究步驟,充分利用研究中取得的每一個尋常數(shù)據,耐心解決研究中遇到的每一個細如沙礫的問題。如果說,做學問好比建造金字塔,那么每一塊堆砌的磚瓦都必須經受風雨的考驗。這其中,構思、時間、精力、耐心都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必須時刻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必須把握研究學習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只有眼中有細節(jié),心中有細節(jié),才能使研究工作盡可能的完整細致,也才有可能使研究取得令人信賴的結果。智利詩人聶魯達說:“一粒沙里藏著一個世界,一滴水里擁有一片海洋,所有的樹葉并沒有不同,整個大地是一朵花。”在學術與文化的浩瀚天宇中,我們自然宛若恒沙微塵??砂駱拥牧α渴菬o窮的。
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講座是結束了,但他們做學問的態(tài)度與方法已悄然滲透進了我的學習與生活。我會從現(xiàn)在開始,從眼前開始,從細節(jié)開始,從時間的沙漏中開始。強大的夢想擁有強大的信念,強大的信念會堅定前進的步伐。(研究生學院09衛(wèi)管王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