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在實踐中代代相傳
1963年3月,黨中央發(fā)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學雷鋒活動至今已歷經(jīng)半個世紀!50年來,雷鋒的名字,在我國家喻戶曉,鐫入了億萬人的心靈;雷鋒精神,在我國薪火相傳,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延伸。
雷鋒,一個人生路上只有22個春秋的青年,為何歲月流逝卻英名長在?為何斗轉星移卻精神久揚?我們再來聽聽雷鋒日記里留下的心聲: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墒?,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br> “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br> “無論什么時候,都要關懷、愛護人民群眾的利益?!?br> “自己辛苦點,多幫人民做點好事,這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
雷鋒這些樸實的話語,反映的是他對人生觀、幸福觀的真情感悟。在他的生命歷程中,感人至深的是為人民服務貫穿終生,印記鮮明的是留下了一串串為人民做好事的足跡。
雷鋒的英名世人傳頌,就在于他把自己的成長和發(fā)展匯入了為人民服務的事業(yè)之中;雷鋒的精神世代弘揚,就在于他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實踐光照后人。
現(xiàn)在,舉國上下都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黨的十八大報告,在“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部署中,特別提出了“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tài)化要求,為新時期學雷鋒活動的深入發(fā)展指明了方向。今天,我們對學雷鋒活動50周年的最好紀念,就是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繼續(xù)弘揚雷鋒精神,在全國人民和青少年中,高揚為人民服務思想的主旋律,激發(f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正能量。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我認為,這不僅要山青、水綠、天藍,更要有人與人之間的互愛、互信;不僅要經(jīng)濟發(fā)展、物產(chǎn)豐盛的物質文明,更要有有序、和諧的精神文明。故而,當今推進學雷鋒活動常態(tài)化,對于營造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建設美麗中國,具有更為厚重的意義。
50年來,是什么力量推動學雷鋒活動持續(xù)發(fā)展,歷久而彌新?是“學雷鋒,獻愛心,見行動”的實踐活動,雷鋒精神的傳承一直是貫穿在人們獻愛心的實際行動之中。因此,當今學雷鋒活動的持續(xù)和深化,人們對雷鋒精神的認同和傳承,不但要有言,更要重于行?!坝醒杂行惺钦鎸W,有言缺行是虛學,言行不一是偽學。”許多學雷鋒標兵的這條體驗,可以看出他們是何等重視傳承中的踐行。各個年代學雷鋒優(yōu)秀代表的成長,今天我們身邊各行各業(yè)的活雷鋒,無不顯示雷鋒精神的傳承貴在行動。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主旨的志愿者行動,可貴之處亦在行動。張海迪、李素麗、張華、徐虎、徐洪則、徐平禹、艾敬、叢飛、丁曉兵、郭明義等各個年代學雷鋒的優(yōu)秀代表,2013年北京市評選出的 “身邊雷鋒———最美北京人”標兵謝亮(義務指路大王)、馬廣明(便民志愿服務)、王自毅(堅持山區(qū)投遞無差錯)等,正是用熱心服務、樂于奉獻的行動張揚了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社會風尚。在當今“人文北京”建設和弘揚“愛國、創(chuàng)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中,又是北京市人民群眾和青少年一個又一個服務社區(qū)、關愛兒童、扶護老人、熱心捐獻、義務獻血、見義勇為的行動,提升了北京市 “首善之區(qū)”的聲譽。
縱觀學雷鋒的50年,雷鋒精神代代相傳,重在實踐,貴在行動。50年來,廣大人民群眾和青少年已經(jīng)在獻愛心的行動中把雷鋒精神傳承至今,今天我們的責任是,繼續(xù)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實際行動,把學雷鋒活動推向日?;统B(tài)化。
常態(tài)化寓于踐行,讓雷鋒精神在世世代代助人為樂、樂于奉獻的行動中延伸?。ㄗ髡呦翟嗄旯ぷ飨抵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