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群眾求發(fā)展理論創(chuàng)新鑄新篇
隨著7月11日我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召開,各層面、各單位都陸續(xù)開展了形式各異的教育實踐活動。在這種大的背景環(huán)境下我?guī)е囱雠c向往,參加了第四期井岡山干部培訓班,踏上了井岡山這片神圣的土地。
昔日井岡,今日課堂,五天的培訓學習緊張而充實。革命烈士陵園的肅穆、黃洋界的戰(zhàn)壕、茅坪八角樓的燈光、毛主席朱司令舊居的臺案、小井紅軍醫(yī)院的器械無不訴說著曾經的悲壯。如果沒有一批共產黨人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解放全中國的必勝信心,依靠群眾理論聯系實際的不滅斗志,中國人民怎么能歷經周折和磨難迎來新中國成立的曙光。理論聯系實際是革命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
為了使中國人民擺脫貧困與苦難,共產黨人沖在了革命斗爭的前列,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武裝自己,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中國發(fā)展之路。馬列主義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理論基石。毛澤東探索總結井岡山的斗爭體會,研究分析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和俄國十月革命經驗,發(fā)現并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思想: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革命的首要任務是爭取民族獨立,而不是像西方主要解決階級問題;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決定了它是一支中間力量,可以爭取為革命的同盟軍,而不能像西方無產階級革命時將其視為革命對象;中國革命的實質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戰(zhàn)爭,廣大農民是革命的主力軍,而不能像俄國十月革命那樣把城市無產階級作為主要力量;中國革命的勝利道路首先是工農武裝割據,建立和發(fā)展農村根據地,而不是像十月革命那樣,首先舉行中心城市的武裝起義,等等。這為后期的《實踐論》和《矛盾論》等一系列著作奠定了理論基礎。這更讓我堅信了新時期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入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理論正確性和歷史必然性。
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另一條重要原則就是群眾路線。在荊竹山的雷打石上。毛澤東向紅軍宣布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奠定了中國工農紅軍統一紀律的基礎,也是最初實現群眾路線的堅實基礎。為解決糧食儲備問題,朱德親自帶領戰(zhàn)士們沿著崎嶇不平的小路下山挑糧,充分體現了是黨內民主、政治平等、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一系列充分驗證了毛澤東同志的“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是紅色政權發(fā)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歷史證明,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是我們黨無往不勝的根本,也是井岡山精神的根本。
新時期國家發(fā)展仍然面臨巨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不僅社會上仍然存在分配不均、兩極分化等現象,而且更為嚴重的苦難來自于精神上的匱乏。有些干部染上了“四風”,脫離了群眾,喪失了工作基礎。這種現象的放任會久而久之動搖我黨的執(zhí)政根基,不可避免地出現親者痛仇者快的混亂局面。求木之長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必浚其泉源。只有向戰(zhàn)爭年代那樣始終根植于人民群眾之中,才能真正了解到群眾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才能更具體地知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要求,從而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實事求是探索發(fā)展新路,理論創(chuàng)新破解發(fā)展難題———這是7月25日參觀毛主席舊居茅坪八角樓現場教學的最深體會,也是五天來自我認識的凝練升華。我當時就把這兩句話上傳到了井岡山北航干部培訓班微信群中,希望能與大家共勉,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以實際行動弘揚井岡精神,共同譜寫北航新的篇章。(作者為黨委統戰(zhàn)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