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大學文化對話第四季 一流學者與大學精神 (接上版)


  道路上的問題,老師都應該為學生指點迷津,但“道”是最根本的,這個“道”就是“大學之道”。目前我在一所師范類高校任職,所謂德高為“師”,學高為“范”。只有將德高與學高相結合才是一流學者。以此觀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仍有可取之處。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們也可采取一些恢復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的舉措。遺憾的是,近年來我們深受歐風美雨的侵蝕,西化的東西上升到了精神層次,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反而跌落了?!吨芤住氛f“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里所說的“人文化成”就是指的教育,“天文”與“人文”的教化就是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教育,這種教育應從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來綜合理解。中國古人已經(jīng)認識到的道理,今人反而不懂了。中國的教育體制亟待進行改革,力求在恢復中國優(yōu)良教育傳統(tǒng)的同時,借鑒、吸收西方的東西。
  歐明俊:我覺得應該從這幾個方面來理解一流學者:一是學術情懷,一流學者應該心系學術,有些學者滿腦子都是功利,將學術工具化、異己化,不可能成為一流學者。二是學術理想,一流學者要有高遠的理想。三是學術積累,沒有長期積累,僅短短幾年就爆得大名,那是學術暴發(fā)戶,絕不是一流學者。四是學術品位,富有創(chuàng)新能力,著作原創(chuàng)性強,有深度、厚度,學術含金量高。五是學術影響,學術成果在本學科內影響大,甚至跨學科影響,參與國際交流和對話。滿足這些條件,才能稱之為一流學者。
  張能為:如何培養(yǎng)一流學者,這是相對而言的。目前能站在世界學術前沿的學者很少,原因包括學者自身的問題,學校的問題和社會的問題。數(shù)據(jù)化、技術化、功利化的時代很難滋養(yǎng)起崇高的學術情懷。培養(yǎng)一流學者,不僅需要改變學者本身,更需要對社會的觀念、制度、文化方面有所改變。就目前而言,功利主義是形成一流學者和大學精神的大敵,過于功利化,學者就會失去求真求善求美的學術理想和學術追求,大學則會淪為職業(yè)技能的培訓和社會功利性需要的產物。對此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有段很有名的話,對我們無疑是一種警示:“對于大學不可有急功近利的要求。學術知識,對于人生的功用,不是短時間之內所能看出來底,也許有些是永遠看不出來底,因為有些功用是無形底。一個大大學中,必需有許多很冷僻底學問。
  因為他是保羅萬象,而有許多學問,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冷僻底,然而維持這些學問的研究,正是大大學的責任。因為所謂‘紅’底學問,例如經(jīng)濟、工程之類,銀行、工廠都會提倡。在工業(yè)化底國家,哪一個銀行工廠里,都有大規(guī)模底研究室。所謂冷僻底學問,是要??繃姨岢?。大家在大大學里維持這種學問于不墜,有沒有有形底功用,以至于這種學問底學生是多是少,國家社會都不必介意?!?br>  徐國利:培育一流學者,可以從主觀和客觀來說。主觀方面:學者本身應該要有將自身培養(yǎng)為一流學者的意識,可以從我剛才說的“四才”來要求。客觀方面:包括社會歷史環(huán)境、國家制度、政策和大學。新中國成立后,人文領域無大師,科學領域也未得過諾貝爾獎。為什么出現(xiàn)這種狀況?并不是中國人笨,一些華裔在國外獲獎就證明了這點,也說明社會歷史環(huán)境很重要。因此社會歷史環(huán)境要改善,特別是對于人文學科來說。我們還要制定有利于培養(yǎng)一流學者的政策和制度。關于這點就不再贅述了。大學在培養(yǎng)人才的不同階段,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于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要分別采取不同的培育措施。
  主持人:謝謝徐老師!關于剛才歐老師提到的學術情懷、學術理想、學術積累和學術品味,您是如何看待的?
  徐國利:學術情懷、學術理想和學術品味更多的是從道德修養(yǎng)出發(fā)。道德修養(yǎng)的確很重要,但僅有道德是不夠的。即使有較高的道德修養(yǎng),缺乏才華是不夠的,要將兩者結合起來。天分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才”,善于培養(yǎng)自己的“才”。一流學者與大學精神主持人:謝謝徐老師,也謝謝四位老師。我們聽了各位老師對大學精神的理解,那么大學精神與一流學者之間的關系又是如何的呢?
  張能為:大學精神和一流學者之間是有緊密聯(lián)系的,也是相輔相成的。一流學者是大學精神的體現(xiàn)。沒有真正的大學精神,就沒有一流的學者。沒有獨立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大學難以產生一流的學者。反之,沒有一流的學者,也就難以產生真正的大學精神。一流學者是大學精神的踐行者和表現(xiàn)者,而大學精神則往往是一流學者精神理念和學術品格的凝練、總結和升華。
  歐明俊:我認為大學精神和一流學者兩者互為因果,一流學者首先應該深刻理解大學精神的內涵,然后在此基礎上學習、研究、創(chuàng)新,而大學精神主要依靠一流學者來承繼、弘揚和發(fā)展。
  張允熠:大學只是個概念,大學精神不是概念上的精神,而是人的精神,所以一流學者們作為優(yōu)秀的人群,更能體現(xiàn)大學精神。大學精神的承載者、擔當者是大學中的一流學者,因為一流學者是學者中最具代表性的。我們的大學精神跟一流學者的相關度還不太明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也是我們教育改革的難點。個人認為,要從兩個方面來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要嚴格考核制度,將那些沒有學養(yǎng)、學品的人從教師隊伍當中分流出去,凈化大學校園;另一方面,大學里面的骨干力量應該由一流學者擔當。例如,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以及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校長都是人文學科方面的學者。無論是學理的還是學文的,如果大學的校長們都是具備人文素養(yǎng)的一流學者,這樣就能把大學精神與一流學者有機結合起來;如果一位大學校長不是一流學者,他就要設法對一流學者具有親和力和吸引力。假如你搞“武大郎開店”,對不起,恐怕被你吸引來的都是些連流都不入的學者。須知:一流學者支撐起來的大學當然就是一流的大學了!
  主持人:針對張允熠老師的看法大學里的骨干應該有一流學者擔當,各位老師有什么樣的見解?
  歐明?。何业目捶ê蛷埨蠋熡兴煌?。人有不同的才能,有的善于將將,有的善于將兵,有些人學術水平高,但行政管理方面則低能,有的學問上不是一流,但行政管理能力則很強,這也是一種才能,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來決定。
  徐國利:在這個問題上,我贊同歐老師的觀點。在中國國情下,作為領導要處理許多繁重的行政事務和社會關系,花費寶貴的治學時間,而且治學與行政是兩回事,方法也不同。在港臺和美國的大學,由于行政事務少,學者可以勝任領導職務,但在大陸至少目前還很困難。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提高一流學者的地位。這樣才能使學者愿意治學,愿意做一流學者,才能辦好大學。我認為大學精神主要從一流學者的言傳身教中體現(xiàn)。梅貽琦說“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何也?因為大師最能體現(xiàn)和承載大學精神。真正一流的學者不僅要站在時代和學術的前列,還要關注國家發(fā)展,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大學精神,不斷提升大學精神。
  主持人:謝謝!請問“主體間性”能不能應用于大學精神中呢?
  張能為:自近代笛卡兒提出“我思故我在”開始,推崇和強調主體性成為西方哲學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然而這種基本立足于個體的主體性思想往往難以解釋主體之外的存在以及群體行為原則。在現(xiàn)代哲學中,現(xiàn)象學代表胡塞爾晚期首先明確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即“intersubjectivity”,也就是主體間性,認為不以某個個體性之主體,而是以主體中的主體間性來形成對事物的認識及對意義的理解,世界之存在和意義是作為不僅對我自己,而且對每一個別人都是存在著的;每一個別人都能理解的一種主體間的世界而加以經(jīng)驗的。在這種情況下,形成了主體際的共同體思想即“anintersubjectivecommunityofindividuals”。這是西方哲學文化史上的一大變化,避免了西方傳統(tǒng)哲學中某個主體不存在卻又能反映出事物存在的問題。比如貝克萊說“存在就是被感知”,但有人反駁道“我不在感知它,但是那個事物還存在”。為了支持自己的理論,貝克萊只好引出了所謂的另一個絕對心靈實體即上帝的存在。毫無疑問,從某種意義和一定程度上說,“主體間性”思想反映了從“自我主體中心”向“主體間性中心”的轉變,從哲學家個體哲學話語向哲學家共同體哲學話語的轉變,從事物存在與意義的固有化認識觀念向通過理解、對話、協(xié)調而建構事物意義的轉變。當然,這對于正確理解大學組織形式的性質也是有幫助的,現(xiàn)代大學是個主體間性共同體,不隸屬于某個人或某些人,而應該是大學成員對大學共同價值的理解和認識并通過對話、交流、協(xié)商而達成一定的辦學原則、措施和規(guī)定,換言之,作為一種共同體的大學,一切絕對行政化、專制獨斷化都是與其性質相悖的,而應該提倡和強調的是民主治校、教授治學,尊重差異和多樣性,具有開放、包容與協(xié)作意識。
  主持人:宋代張載曾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边@四句話能否用來形容大學的使命?
  歐明?。簭堓d的這四句話作為人文學者的理想,代表中華民族胸懷天下的理想。無論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傳統(tǒng)士人素以天下為己任,為整個人類的未來思考。我們還應理解張載說這幾句話的環(huán)境,宋代文人待遇極高,他們生活在一個理想化的時代,正是優(yōu)厚的生活條件和寬松的言論環(huán)境才孕育出這種思想。它確實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時這種口號式的表達也陷入窘境,真正做到的人是少之又少。
  張允熠:張載的這四句話可以理解為宋明理學家的世界觀。“為天地立心”是宇宙觀,“為生民立命”是社會觀,“為往圣繼絕學”是文化觀,“為萬世開太平”是歷史觀———也是一種理想觀,而且?guī)в锌障肷鐣髁x的色彩。張載的這四句話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格言,都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人文精神的內涵?,F(xiàn)場互動學生提問1:四位老師好!四位老師剛才的談話,讓我受益匪淺。最近在武漢大學的一個學術研討會上,有人說現(xiàn)在的大學正在培養(yǎng)一群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請問張能為老師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張能為:我不同意這種看法。這種看法的確是看到了大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因受到社會功利化因素影響,在大學人才培養(yǎng)中可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急功近利情形,所培養(yǎng)的極少數(shù)學生也有著較為強烈的利己主義思想。但如果從整體上和主流上看,說大學在培養(yǎng)一群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觀點,這實際上是對我國大學教育價值和意義的否定?,F(xiàn)代中國的發(fā)展,是與中國當代大學教育的發(fā)展密不可分的。大學教育為社會的改革開放提供了大批人才,也為國家的科學研究和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中國的高等教育在中國社會發(fā)展中,已經(jīng)承擔和將要承擔的重要使命。不能因為大學中極少數(shù)的不當行為,來以偏概全,更不能以此來夸大,這是對中國高等教育極不客觀也是不負責任的的說法。
  學生提問2:很高興能有此機會與四位一流學者一起交流思想。請問各位老師是如何理解批判性思維的?批判性思維對大學生的學習有何幫助?謝謝各位老師!
  張能為:近些年來,大學開了一門課叫《邏輯與批判性思維》。從整體上看,人類的理性判斷力與思維形式分為兩類,一類是規(guī)定性判斷力和思維形式即將個體事物納入于整體的規(guī)定中予以認識和思考,這種判斷力和思維形式也就是亞里士多德所講的“種”加“屬差”的形式,另一類則是反思性的判斷力和思維形式即通過對個別性的、多樣性的事物性質的認識和反思,從中概括、總結和抽象出一般性的普遍性的規(guī)定和理解。正是具有這種反思性的判斷力和思維形式使人類能夠對已有的和自身的認識進行反思,這種反思方式深刻地表現(xiàn)出批判性特征,能夠對認識再認識,對思想再思想。所以,反思性思維也被稱為批判性思維,著力于通過對已有的認識再思考,而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推進研究、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哲學非常強調批判意識,要不斷地對已有的東西進行批判性的思考。沒有批判性思維就不可能有哲學理論的不斷建構和發(fā)展,也就沒有如黑格爾所言的,哲學史好比一個“廝殺的戰(zhàn)場”,“全部哲學史就這樣成了一個戰(zhàn)場,堆滿著死人的骨骼。它是一個死人的王國,這王國不僅充滿著肉體死亡了的個人,而且充滿著已經(jīng)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統(tǒng),在這里面,每一個殺死了另一個,并且埋葬了另一個”。這就是說,批判性思維是一切真正科學研究和文明創(chuàng)新的思維基礎,批判性思維不是要求我們“照著講”,而是要求我們“接著講”(馮友蘭語),要象尼采“重估一切價值”精神一樣,敢于對已有的人類認識和思考質疑、批判,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自己的新看法,從而不斷地在批判性思考中推進人類文明。因此,我們要理解前人的東西并提出我們的思考和新的理解。批判性思維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重要的思維形式和思維力量。謝謝大家!
  學生提問3:現(xiàn)在整個社會充滿功利主義,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我們應該堅持在大學中所學的理想主義和人文主義,還是拋棄原則,屈服社會?
  歐明?。壕W(wǎng)上有一句流行語:做一頭快樂的豬,還是做一個痛苦的哲學家?我說我們?yōu)槭裁床蛔鲆粋€快樂的哲學家呢?這是一種境界,要靠個人修煉。退一步說,即使你放棄理想,但請記住,無論面對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一定要守住倫理底線。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快樂需要自己去尋找?,F(xiàn)在同學們遇到的困惑與磨難,其實都是可以努力克服的,與過去相比,如今的生活環(huán)境已經(jīng)好多了。我常說一句話:一個人在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一切煩惱都是自找的。我們要理解生活的真諦,我對生活的理解是:小時候,不知什么是生活;長大后,覺得生活是一首詩、一首歌、一幅畫;到后來,終于明白,生活什么都不是,生活就是生活。李陽伸徐暉江媛媛倪飛徐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