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促進師生間的學習交流,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學鑒賞水平,近段時間,中國語言文學系舉辦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經典導讀系列活動,由中文系劉國民、孟登迎、李俊、李艷紅、郭麗君、丁文、吳澤泉、陳華積等老師分別帶領學生進行研討和交流,研討書目包括《史記》《左轉》《詩人李白》等等。本報《讀書空間》欄目將刊登其中的部分研討成果,以饗讀者。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書分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共130篇,52萬余字,記載了我國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四年長達3000年左右的歷史?!妒酚洝肥俏覈鴤饔浳膶W的典范,與宋代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鑒》并稱“史學雙璧”。魯迅稱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他淵博的學識、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令后代仰慕不已。他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他的命運是悲劇性的?!妒酚洝肥鞘穼W和文學的經典著作,它也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劇人物形象,使全書洋溢著濃郁的悲劇情緒,這無疑揭示了人類普遍的悲劇命運。
韓信性格命運的疑點
任靜:《淮陰侯列傳》是《史記》中的名篇,講述了韓信一生的傳奇經歷。從少年落魄時的一飯千金、胯下之辱,到初露鋒芒時的蕭何月下追韓信,再到叱咤戰(zhàn)場時的背水一戰(zhàn)、十面埋伏,再到堅決拒絕武涉和蒯通的勸其反叛,直至最后身敗名裂、被害于長樂宮鐘室。韓信的軍事天才和人格魅力讓我們驚嘆和佩服,然而他悲慘的下場卻發(fā)人深思。
讀完《淮陰侯列傳》,大家應該會困惑,韓信到底有沒有像張良一樣讀過兵書,練過兵法或者受過高人指點,還是他本來就是個天才,無需后天努力?司馬遷在文中沒有明確交代。有研究者稱,韓信確實是讀過書的。秦時任官吏的條件有三:有家資,會書寫,17歲以上。此外還要考察人品等等。而從文章的開頭“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可以看出,韓信只是因為無家資和人品差而不能推舉官吏,其他方面還是具備的,由此推測出韓信是受過一定教育的。但一句話的證據(jù)稍顯單薄,在我看來,這是司馬遷的有意安排,把韓信的軍事才能描寫得越完美,與他的結局對照就越鮮明,悲劇顯得越悲,給讀者留下的心里落差也越大,不由對韓信產生憐憫和惋惜之情。
韓信是否謀反這個問題也是研究者樂此不疲的話題。我認為韓信謀反了,但他是不得不反,是被逼造反,他在武涉和蒯通勸說的有利時機下堅決拒絕了背叛劉邦,可見他的忠心耿耿,卻在時機不利時幫助陳豨造反,這是心死之后的掙扎,是絕望之際的吶喊。
點評(劉國民教授,下同):司馬遷筆下描寫了一批天才英雄——率性,氣壯,行為不合常規(guī)常矩,靈活,悟性高。他們有一種“綜合的盡氣之精神”(牟宗三語)。這種氣是生理之氣,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量;這種氣沒有經過后天文化教育的陶養(yǎng),表現(xiàn)出非理性的特征。韓信就是一位天才的英雄,在非理性的亂世建立了非常的功業(yè)。關于韓信造反這個問題,我也贊同他是被劉邦逼反的。
劉怡:《廉頗藺相如列傳》是一篇多人合傳,全篇寫了廉頗、藺相如、趙奢、趙括、李牧等5個人物。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司馬遷著力敘寫了廉頗和藺相如兩個人的生平事跡,主要包括藺相如“完璧歸趙”,秦、趙兩國“澠池之會”,以及廉頗“負荊請罪”。通過這3個故事,刻畫了藺相如機智、勇敢、不畏強暴的英雄形象,著力描寫了他“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貴品質,同時也贊揚了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
典型事件表現(xiàn)人物性格。司馬遷寫藺相如,主要就在于表現(xiàn)其智勇雙全、忠君愛國的品質,而他對廉頗的再三避讓,更是表現(xiàn)了他顧大局、識大體、有遠見。至于廉頗,全篇中側重于“負荊請罪”一事的描寫,通過他的言語及行為體現(xiàn)了這位良將既驕傲自滿又能知錯就改、爽直忠厚的性格。
矛盾沖突突出人物形象。文中主要有兩大矛盾,一是秦趙兩國之間的矛盾,一是廉藺兩人之間的矛盾,前一個矛盾發(fā)展的結果導致了后一個矛盾的爆發(fā)。起先,外部矛盾(秦趙矛盾)是主導是明線,其后內部矛盾(廉藺矛盾)隨著外部矛盾的解決由暗變明,由次變主,而到了廉頗負荊將相和好后,內部矛盾又得到解放,在這層層的矛盾沖突中,故事主動展開,人物形象不斷完善。同時也在矛盾中通過相互襯托塑造了人物形象,廉頗在政治上目光較為短淺,因此只能是將而不是政治家。在他的襯托之下,藺相如就顯出了比廉頗高深的一面,他“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識度也體現(xiàn)了他作為成熟政治家的風范,顯示出了他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點評:這篇傳記中,司馬遷通過藺相如3次生死抉擇的事件,表現(xiàn)了自己的死亡之思?!爸辣赜?,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方藺相如引璧晚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儒而不敢發(fā)。相如一奮其氣,威信伸敵國,退而讓頗,名重泰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狈撬勒唠y也,處死者難,主要是將面對死亡時如何抉擇的問題。司馬遷特別推重藺相如在死亡的困境時能智勇結合:理性思考、慎重抉擇死亡,即是智;視死如歸,無所畏懼,即是勇。但有智的人往往缺少一種膽氣、勇氣,勇敢之人也常常缺少理性的思考,因而智勇很難雙全。
司馬遷與“游俠”精神
郭晨:《游俠列傳》是史記中的名篇,對游俠這一群體,我向來懷著浪漫的想象,從司馬遷對游俠飽含贊揚的言辭可以看出他與我有共鳴之感。
其一,司馬遷對游俠的高度贊揚與他自身的身世之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他說,古之賢人尚有陷入困厄的時候,更何況普通人,其中也隱含著“更何況于我司馬遷”的悲涼之感。司陷入困境時渴望有人相救,但實際情況卻是“交游莫救,左右親近不為一言”。彼時的無助,到傾注筆端之時,轉化為對游俠的贊揚。
其二,游俠之爭體現(xiàn)了歷史的進步。在班固《漢書·游俠傳》中,稱這些游俠“以匹夫之細,竊生殺之權,其罪已不容誅”。而司馬遷為他們唱贊歌。在統(tǒng)治者這里,仁義是為了給統(tǒng)治提供保證,使百姓安于統(tǒng)治的工具;在游俠和司馬遷看來,仁義便是對困厄之人伸出援手,并遵守道義講誠信。從這樣的對比中,我們看到,司馬遷的觀點顯然更加先進,不同于世俗,雖為人非議,在歷史的發(fā)展來看,卻是一大進步。
其三,對游俠的劃分體現(xiàn)了司馬遷的理性精神。他贊賞游俠,卻不是贊賞所有的游俠。他將游俠分為3類:富貴卿相之俠,豪暴之俠,布衣之俠。從這可以看出,司馬遷對人物的認識細致入微,注意到不同俠士的區(qū)別,并準確地分出其類別。不因自己對俠士的渴望而失去理性的精神。
點評:《游俠列傳》主要講的是游俠的事跡,司馬遷認為游俠的行為有仁義存焉。這種是非觀念頗謬于圣人。司馬遷認為:“今游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惫客瑢W提到一點很重要,即是百姓的仁義、圣人的仁義與統(tǒng)治者的仁義。在百姓看來,我從誰那里得到了好處,誰就有德,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仁義具有相對性、特殊性、有限性;而圣人是站在社會全體的角度上來判斷某一行為是否符合仁義;但實際上,仁義往往為具有強勢權力的統(tǒng)治者所竊取和掌握,統(tǒng)治者所宣傳的仁義具有欺騙性、虛偽性和荒誕性。
《報任安書》的“發(fā)憤著書”
劉瀟:《報任安書》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閱讀《報任安書》可以帶領我們穿越千年的歷史時光,走進史圣司馬遷的內心世界。
李陵之禍給司馬遷內心上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司馬遷說:“最下腐刑,極矣?!彼抉R遷作為一個史學家,他對歷史非常熟悉,他知道歷史上只要是受過宮刑的人,當過太監(jiān)的人,歷來不為人們所齒。在《報任安書》中他舉了一些例子,比如說衛(wèi)靈公和一個太監(jiān)坐一輛車,結果孔子就離開陳國了。那是因為孔子不愿意看到一位諸侯國的國君和太監(jiān)同坐一輛車,這對國君來說是個恥辱。
首先,司馬遷對生死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币簿褪钦f一個人的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輕于鴻毛,那么重于泰山和輕于鴻毛的區(qū)別在什么地方?就看是為何而死的。所以司馬遷對生死提出來了一個自己獨到的看法:慷慨就義的人未必都是真正的英雄,忍辱負重活下來的人,未必都是懦夫。
司馬遷舉了一段古人著書立說的例子,說明自己活下來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不朽巨著。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詩》三百篇,大氐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蔽耐跫Р挥慕诹h里,發(fā)憤抒寫散文《周易》流傳了,屈原被放逐,但屈原的《離騷》傳世了;左丘明雖然失明了,但是他的《國語》傳下來了。所以他認為古人能夠忍受各種恥辱,為的是把自己的著作傳下來。司馬遷遭遇李陵之禍,因《史記》沒有完成,故忍辱負重地活下來了。
《報任安書》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司馬遷用千回百轉之筆,表達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憤激不平之氣和曲腸九回之情。辭氣沉雄,情懷慷慨。全文融議論、抒情、敘事于一體,文情并茂。敘事簡括,都為議論鋪墊,議論之中感情自現(xiàn)。前人的評價,“感慨嘯歌有燕趙烈士之風,憂愁幽思則又直與《離騷》對壘”,實在精辟。
點評:劉瀟同學的發(fā)言慷慨激昂,很有感情。司馬遷是一位理性和情感結合得很完美的偉大人物。征和二年,距司馬遷遭李陵之禍已有8年。在短暫的人生中,8年的時光不算太短。人們可能早已淡忘了8年前的那場災難,但司馬遷的痛苦和恥辱仍是那么深重,長歌當哭,須是在痛定思痛之后。他要向世人表白:他為李陵辯護是正當合理的,他所受“誣上”“沮貳師”的罪名是不當?shù)?,他之所以忍辱求生是為了完成《史記》的著述。在這封書信中,恥辱、自卑、痛苦絲絲編織成一起。司馬遷反復地敘說他下獄、受宮刑所遭受的奇恥大辱:“自以為身殘?zhí)幏x”“詬莫大于宮刑”“今已虧形為掃除之吏,在阘茸之中”“最下腐刑,極矣”。下獄、受宮刑,他的生命尊嚴喪失,他的道德人格虧缺,他的身份地位卑賤。司馬遷在這封書信中更表現(xiàn)出無人理解的孤獨和痛苦情緒。他沉痛地說:“諺曰:‘誰為為之,孰令聽之?’蓋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何則?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