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采訪
每一次采訪,都是通往另一顆心的“路”。這是浙江衛(wèi)視新聞中心記者楊川源寫在文中的句子。后來,我把這句話拎出來,做了標題。2018年1月,《傳媒評論》雜志策劃推出新欄目《今天我們怎么做記者》,向全國各主流媒體的優(yōu)秀采編人員約稿,分享新媒體時代做好一線記者編輯的實踐經歷,分享時代變革中媒體人的思考,分享新聞背后的故事。欄目約稿“百發(fā)百中”,...
輿論監(jiān)督報道,是這一兩年部分媒體加強采編的題材。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有30多件輿論監(jiān)督報道作品被推薦、報送參評。評議到的輿論監(jiān)督報道,自定義為圍繞公共利益或公民權利,記者獨立展開調查采訪,揭示新情況或新問題的報道。對于反映社會熱點、現(xiàn)象等報道作品,暫不評議。發(fā)現(xiàn)有如下特點:1.有開展輿論監(jiān)督報道習慣的部分媒體,展現(xiàn)了良好的采訪...
如何說服對方接受采訪一、換位思考首先,任何人都沒有義務接受你的采訪(政府官員在公共問題前除外,民眾的知情權必須得到尊重和滿足)。在這一基礎上,我們還可以細化成兩個共識:1、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他花時間和你聊,首先考慮的是機會成本。2、采訪不是索取和給予,而是一次合作、協(xié)商、互進,相互成全。所以,我們在約訪之前,要在采訪對象的角度思考一...
不做記錄的采訪是沒有靈魂的。采訪不是聊天,而是有策略的信息交換,要即時捕捉、理解漫天飛舞的信息。不會記錄,就像徒手吃火鍋,人湯兩跳。記錄技能相當通用,寫作、聽課、調查、談判、會議、面試……用好了,哪怕對陣羅家英,也能槍挑碎碎念,橫辟叨逼叨。一般來說,采訪記錄的基本方法有如下4種:心記就是啥也不帶,純聊、腦記??傆行r刻不期而至,例如一...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篇新聞報道,不同的讀者能從中得到不同的感悟。而作為新聞報道形式之一的人物報道,就更能體現(xiàn)這種豐富多樣性了。要做好一篇人物報道,需要非常充足的準備,采訪只是其中之一。同一個人物,不同的記者去采訪,可能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理解。工作以來,筆者一直從事人物報道。從筆者的實踐來看,好的采訪千差萬別,不成功的采...
調查就是“把信送給加西亞”文|葉偉民剛入行那會兒,一位前輩和我說,記者這活兒,就是一句話: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是一本以19世紀美西戰(zhàn)爭為背景的小說。意思是記者要從極有限的線索出發(fā),無限接近真相——加西亞是誰?在哪?我怎么才能找到他?這是一封什么信?為什么要把信送給他……后來慢慢明白,其實哪行哪業(yè)都一樣,開局一條狗,裝備全靠打。調查是一種...
面對復雜多變的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采訪對象,面對不同心境、不同狀態(tài)的同一個人,面對無比微妙、無比深透的心靈,記者只有掌握多種多樣的提問方法,機智靈活地運用,才能獲得良好的采訪效果。根據(jù)新聞實踐的積累,記者在訪問時采取的提問方法大約可以分成以下這樣幾種:?01正提法所謂“正提法”,即從正面直接提問,是直截了當?shù)刂v明采訪目的,開門見山地提...
每一次采訪,都是通往另一顆心的“路”。這是浙江衛(wèi)視新聞中心記者楊川源寫在文中的句子。后來,我把這句話拎出來,做了標題。2018年1月,《傳媒評論》雜志策劃推出新欄目《今天我們怎么做記者》,向全國各主流媒體的優(yōu)秀采編人員約稿,分享新媒體時代做好一線記者編輯的實踐經歷,分享時代變革中媒體人的思考,分享新聞背后的故事。欄目約稿“百發(fā)百中”,...
回想起初入品牌行業(yè)時,第一次寫企業(yè)的產品新聞稿,憋了一天只憋出了提綱,第二天又推翻了第一天的提綱,最后在deadline之前草草的出了一篇,意料之中的被主管直接駁回。那種幸福的痛至今歷歷在目,那么,如何寫好一篇新聞稿呢???圖片來自互聯(lián)網一篇新...
互聯(lián)網的發(fā)明人TimBernersLee曾提出一個觀點:“新聞的未來是數(shù)據(jù)分析”。未來如何做新聞主要是指如何做數(shù)據(jù)新聞,今天先圍繞如何理解數(shù)據(jù)新聞展開,下一篇會介紹一些案例,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同時,本文也可算作“編前會”四年來實踐的階...
寫作新聞必須收集素材。所謂素材,指用于寫作新聞的原始材料。這些原始材料包括新聞事件的事實、背景、人物以及與此相關的社會反映。沒有素材,就寫不出或寫不好新聞。例如上海萬耀企龍展覽公司主辦的“亞洲寵物展”(我結識仲剛先生后才關注這個展會。作為亞洲地...
目的?用新鮮、真實、生動、感人的圖像和簡短的文字說明,及時報道新聞事件,其主要特征是借助視覺圖像及時生動地報道新聞。新聞圖片的要求?1、求真,新聞圖片必須是這一事件中真實的照片。2、求新,圖片包含的景象必須新鮮,色彩鮮明,清晰!3、求活,圖片可以將新聞事件的現(xiàn)場氣氛表現(xiàn)出活力,富有感染力!4、求情,能夠抓住圖片主體的表情特征,借以抒發(fā)...
每一次采訪,都是通往另一顆心的“路”。這是浙江衛(wèi)視新聞中心記者楊川源寫在文中的句子。后來,我把這句話拎出來,做了標題。2018年1月,《傳媒評論》雜志策劃推出新欄目《今天我們怎么做記者》,向全國各主流媒體的優(yōu)秀采編人員約稿,分享新媒體時代做好一線記者編輯的實踐經歷,分享時代變革中媒體人的思考,分享新聞背后的故事。欄目約稿“百發(fā)百中”,...
01全媒體:在具備文字、圖像、動畫、聲音和視頻等各種媒體表現(xiàn)手段基礎上進行不同媒體形態(tài)(紙媒、電視媒體、廣播媒體、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之間的融合,全媒體是一個集合的概念。新聞記者:廣義,從事各類新聞內容、行業(yè)、報道的新聞采編人員,電視臺制作人。狹義,專指那些直接從事新聞采訪和寫作,以新聞報道為主要任務的專職人員,也就是跑外勤的新聞工...
編者按2015年歲末,清華大學愛潑斯坦對外傳播研究中心聯(lián)合美國哈佛大學尼曼新聞實驗室(NiemanJournalismLab)約請世界各地的新聞學院院長、知名教授和媒體一線人士對2016年全球新聞傳播的新趨勢發(fā)表了看法。我們對訪談記錄進行了整理,編譯成中文以饗讀者。摘要隨著技術的進步,目擊者新聞在社交網站上逐漸興起,信息的海量傳播給媒...
?近日參加一個宣傳工作會議,幾位初踏新聞寫作門檻的報道員,提的意見建議也讓人忍俊不禁,諸如:簡訊我都寫了200多字還不夠多啊?將微信上的工作短信和圖片直接作為稿件投稿,不就一舉多得了嗎?為什么我一年都寫了好幾篇卻一篇也發(fā)表不了?作為一個喜歡寫點...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很多喜歡寫作的人都機智的發(fā)現(xiàn)寫筆記,平時多積累素材,可以在想要寫作的時候,不必再去冥思苦想,只要翻開自己的筆記本就能激發(fā)自己的靈感。畢竟在網上找得素材,在用的時候還要考慮到版權的問題,但是自己記錄下來的,就可以隨便用了。那么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