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匯集
不是學生試卷上的閱讀理解,而是媒體編輯部的真實故事——初審稿:父親在幫助村民搬運木材時,被倒下的木材砸中頭部……他匆匆趕到醫(yī)院,可惜還是沒能見到父親最后一面。二審稿:父親在幫助村民搬運木材時,被倒下的木材砸中頭部……他匆匆趕到醫(yī)院,但還是沒有能跟父親說上一句話。終審稿:父親在幫助村民搬運木材時,被倒下的木材砸中頭部……他匆匆趕到醫(yī)院,...
作者閆瑞的本碩都是蘭大新聞。今年秋季,她又要讀博,還是在蘭大,導師是李娟教授。閆瑞是我的第二屆學生,2010級碩士,我很看重她。她畢業(yè)后,追隨愛情去了新疆(當時我是反對的)。先是在新疆移動工作5年,后進入昌吉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做教師。重走中國西北角,閆瑞身上有情懷有故事:作為學生,她參加了2011首屆“重走中國西北角”接力采訪活動,去...
第一稿標題:《麥子地里的醋香——章萬泉釀醋記》修改原因:韓爺在看過后,指出主人公并沒有和麥子產(chǎn)生聯(lián)系,整個標題的語言也不夠嚴謹,在韓爺?shù)闹笇?,進行標題更改。第二稿標題:《子子孫孫,這門手藝要繼續(xù)傳下去——章萬泉釀醋記》修改原因:題目仍然過長,語言能夠繼續(xù)精簡。定稿標題:《這門手藝要繼續(xù)傳下去——章萬泉釀醋記》定稿的標題簡潔明晰,強調...
一稿:《張全新的幸福生活:天山北坡的450畝玉米地》二稿:《張全新的幸福密碼——玉米地的金色種子》三稿:《張全新的幸福密碼——玉米地的金色種子》四稿:《張全新的“金色種子”——天山北坡的450畝玉米地》五稿:《張全新的“金色種子”——天山北坡的450畝玉米地》修改意見:一稿與二稿題目的中心在“幸?!倍郑Y合文中來看“制種玉米”給張全...
我的稿子修改了許多次,有四次大改和無數(shù)次的小改,第一次大改是改我行文的順序,將原本混亂的邏輯理清楚。第二次大改是改分標題,使得每一個小章節(jié)都生動,具有現(xiàn)場感。第三次大改是修改故事的細節(jié),將每一個故事的小情節(jié)都細細的打磨,使文章生動有趣味。第四次大改是文章的潤色,詞語句子的琢磨。多次的小改是修改我標點使用的問題,每一個標點符號都代表著不...
從完成初稿到最終定稿,稿件總共修改了四次,共形成了五版稿件。在和指導老師溝通后,主要作出以下修改。1、標題修改初稿標題為《奇臺一家人:把家安在千畝麥田上》,二稿時我還想優(yōu)化一下標題,思考過后將標題改為《扎根麥田二十七載:奇臺種糧大戶煉成記》。修改思考:綜合整個稿件來看,后面改動的標題反而不是很貼合稿件內容。稿件總體是以種糧大戶一家人為...
初稿:《早摘蔬菜,午送到家(引題)太陽花志愿者探訪麗陽村半日記(主題)》二、三稿:《十年,“太陽花”盛開在公益路上》定稿:《新疆阜康:“太陽花”夫妻的公益故事》修改思考:我一開始擬定的標題陷入了以事帶人的誤區(qū)里,題目長而復雜,用詞不夠恰當。最關鍵的是,新聞價值把握不準確,它直接反映到標題里,影響標題的質量。經(jīng)過韓爺指導后,我修改我的題...
到達阜康的那天,小城的天空陰沉沉的,好像在醞釀著一場暴雨。我們從大巴車上下來的時候,看見一對維吾爾族的新婚夫婦在一棵樹前合影,走近發(fā)現(xiàn),這是一棵“民族團結樹”??吹竭@棵樹,我想起韓爺在培訓課上講的,“行進中的鮮活的采訪與寫作,才是我們新聞學子重走西北角的價值?!庇谑牵夷闷鹗謾C拍下了民族團結樹,作為一個墊底的備選。我們出發(fā)前和曉紅老師...
原稿標題《曲子悠揚,從過去飄向遠方》定稿標題《新疆曲子悠揚,突圍譜華章》。我確定原標題時的想法是“從過去飄向遠方”代表著新疆曲子的發(fā)展歷程和未來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展望。但可能有語焉不詳之虞,存在不足之處。定稿標題可能是中甘網(wǎng)的老師考慮到了問題,點明了新疆曲子,避免了指代不明,“突圍譜華章”則將新疆曲子從眾多非遺藝術中一枝獨秀,通過守正創(chuàng)新、與...
定稿標題《達爾汗業(yè)余文藝隊:在西北傳唱民族之歌》在改稿時老師有建議改為“行走在鄉(xiāng)間牧場的達爾汗業(yè)余文藝隊”,因為想體現(xiàn)文藝隊用不同民族方言唱歌的特色,最后選擇了保留原標題。在寫采訪提綱時就已經(jīng)定下了這個標題,決定采訪達爾汗業(yè)余文藝隊后就有查找相關資料,發(fā)現(xiàn)隊內成員都是哈薩克族,但不僅唱哈薩克語民歌,還自學唱了粵語、閩南語以及其他少數(shù)民...
第一次修改,聽從韓爺?shù)慕ㄗh,將大標題從“漁業(yè)小鎮(zhèn)”一二見聞改為戈壁灘上“漁業(yè)小鎮(zhèn)”見聞;為了同第一個分標題風格相符,將第二個分標題“和魚打了15年交道的楊永斌”改為“我和魚打了15年交道”,將第三個標題“養(yǎng)魚還養(yǎng)蛙”改為“我們養(yǎng)魚還養(yǎng)蛙”;在開頭的我們后加上重走中國西北角采訪小分隊,體現(xiàn)我們的走和見聞。聽從韓爺?shù)慕ㄗh,修改稿件中不準確...
寫材料的節(jié)奏問題,常常被新手忽略,事實上這是讓你的材料語言顯得成熟老道的關鍵因素。一般要注意把握好五種關系。一是長與短的關系。邏輯段、自然段、句子、詞語,都應該注意長短關系,這是對行文節(jié)奏影響最直接的因素。一般來說,建議:1.邏輯段應當各個大致篇幅均等,因為每個邏輯段通常地位是平等的,不宜厚此薄彼。2.自然段最好是長短交錯,因為自然段...
寫文案、搞設計的乙方,最害怕甲方的一句話:我看還是用回第一稿吧。其實寫材料的也差不多,除了工作對象有所區(qū)別,本質邏輯是一樣的。寫材料的,不怕稿子多,就怕反復改。不是有人總結了么:一稿二稿,搞了白搞;三稿四稿,剛剛起跑;五稿六稿,還要再搞;七稿八稿,搞了再搞;九稿十稿,回到一稿。為什么許多稿子要回到一稿?既然要回到一稿,為什么當初不直接...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重大主題報道要出新出彩,創(chuàng)新“自選動作”特別重要。兩會報道一直是區(qū)域媒體的重大主題報道,新區(qū)傳媒中心成立兩會報道專班,采取融媒傳播手段,認真抓好會前、會中、會后報道。除了高質量高標準完成“規(guī)定動作”報道任務,在“自選動作”上“深度發(fā)力”,聚焦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重點工作,精心策劃《“八問錢塘”:怎樣抓實今年重點工作融媒...
地方文化是一個縣域區(qū)別于其他地方的個性特質,縉云縣在改革開放后著重挖掘和整理了傳承1600年的黃帝祭典和黃帝文化,并與仙都旅游景區(qū)有機融合,花巨資重建了厚重氣派的盛唐風格黃帝祠宇,1998年開始成功恢復“中國仙都黃帝祭典”(分為重陽公祭和清明民祭),每年兩場,其主辦級別也從縣祭升格為市祭,再從市祭升格為省祭,影響從縉云走向全市全省,由...
有人說,藝術沒有訣竅,藝術是人情的往來。最近幾年,筆者采寫了十幾位人物,最大感受是:人物報道與藝術異曲同工,也是人情的往來——人物報道不是口述實錄,而是蘊含靈魂和關懷的非虛構創(chuàng)作,需要記者與采訪對象建立強烈的情感鏈接,捕捉對方鮮明的精神特質,寫出有溫度、有價值的文字。1“工夫在詩外”——提前做足功課,打開采訪對象“心鎖”,讓采訪交流更...
作為一名常年身處基層一線的年輕記者,深知調查研究對于做好新聞采編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多年以來,我的親身經(jīng)歷和我的采編寫作,以及我獲得的新聞獎作品,都是歷經(jīng)調查研究得來的。當今,黨中央號召全黨重視調查研究工作,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對于一名新聞工作者來說,大興調查研究首先要深入基層一線,時刻與廣大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lián)系,摸實情、查實際、重實干,...
采訪組:您1977年正式進入報社工作,當年只有27歲。那一年對于中國來說很不平凡,“文革”剛剛結束,國家宣布恢復高考。作為一名“老三屆”下鄉(xiāng)知青,您當年是返鄉(xiāng)多久后入職《浙江日報》的?是怎樣的機緣?楊新元:我到《浙江日報》工作完全是出于偶然。1975年10月,我“下放”農(nóng)村7年后,被調到湖州永昌絲織廠工作。干了一年不到,有一天,廠里的...
驀然回首,今年已經(jīng)是我行走在新聞道路上的第三個年頭了。從2020年6月畢業(yè)來到城報社,成為初出茅廬的“新人記者”,再到2021年末被派駐到杭州亞組委一線,全身心投入《杭州亞運》官方會刊雜志的采編工作,一路成長,一路收獲,逐漸蛻變?yōu)槟塥毊斠幻娴摹靶侣勈旃ぁ?。成為亞運記者,于我來說是一份榮耀,更是一份責任與挑戰(zhàn)。在媒介融合的時代,年輕的文...
隨著人工智能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的轉變以及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大量樣本的學習和訓練需求催生出大模型的快速崛起。在今年7月舉行的第六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最受關注的當屬各類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企業(yè)推出的大模型,如百度的文心一言、華為的盤古、科大訊飛的星火認知等,共有30余款大模型集中亮相。大模型對于媒體行業(yè)將帶來怎樣的影響,傳統(tǒng)媒體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