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榆林學院報》 - 第8期

陜北民歌的悲劇意識



藍花花


三十里鋪




  民歌是人民群眾口頭創(chuàng)作流傳的可供傳唱的韻文作品,在我國廣大地域存在有勞動號子、花兒、小調、信天游等多種民歌類型,它們各具特色,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民俗價值在民間文化中獨樹一幟。陜北民歌以抒情為主,語言質樸、形式單純、格調深沉,從歌詞到音韻都潛藏著濃濃的悲劇意識,這種悲劇意識與世界各民族的悲劇意識具有相通性,反映了人類共通的悲劇意識。
  一、陜北民歌悲劇意識的表現(xiàn)
陜北民歌是一種自由創(chuàng)作、口頭傳承的文化形式,它經(jīng)歷了歲月的侵蝕一直沿襲下來并且內容上不斷得到創(chuàng)新,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它以渾然天成的聲調、歌詞打動每一位聽眾,它的厚重、蒼涼、粗獷、高揚的音韻,它平實直接的藝術都有讓人無法拒絕的魅力。
  首先,陜北民歌多以悲劇人物作為塑造原型,使完成藝術加工以后的歌詞也極具悲劇意識。陜北民歌創(chuàng)作的原始動機乃是陜北人民為了排遣內心的苦悶和痛苦,訴說生活的苦難與艱辛,抒發(fā)對愛情的渴望與追求,這就決定了陜北民歌的主調只能是抒情。既為即興抒情,那就不可能在民歌的創(chuàng)作上進行精心構思、刻意表達,這就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陜北民歌的敘事詩,特別是長篇敘事詩的發(fā)展。陜北民歌中的敘事民歌不多,但這不多的敘事民歌幾乎全都是以悲劇人物為原型來塑造人物型象的。
  最具代表性的陜北民歌《三十里鋪》是一首敘事性的民歌,它所塑造的人物,三哥哥和四妹子的原型就是遭受悲劇愛情命運的三十里鋪村的青年郝增喜和王鳳英。三十里鋪村的姑娘王鳳英活潑大方,模樣俊俏,敢在村里村外拋頭露面,被一些封建守舊的人看不慣。1937年,王鳳英與本村青年郝增喜戀愛并私定終身,這在當時是石破天驚的舉動,必然會遭到村里人的非議。郝增喜的父母受不了輿論壓力,又嫌王鳳英家太窮,堅決不同意兩人結合,以“打斷腿”、“趕出門”來威脅郝增喜,死活要拆散一對戀人。1938年冬,郝增喜被迫與父母包辦的姑娘常秀英結婚,王鳳英聽到新婚的嗩吶聲一病不起,臥炕一個多月。1942年農歷 2月,郝增喜應召去當兵,離家時王鳳英站在自己家的鹼畔上戀戀不舍地流淚為他送行,郝增喜一步一回頭地走出村外?!度镤仭返木巹?chuàng)者常永昌由此情此景構思了這首民歌。
  另一首敘事民歌《蘭花花》亦如此。她是根據(jù)延安臨鎮(zhèn)的一個真實愛情悲劇故事編創(chuàng)出來的。其悲劇人物蘭花花,原名姬延玲,小名葉子,1919年出生于延安南川臨鎮(zhèn)街一個農民家庭。她從小心靈手巧,長的俊秀,像雨后馬蘭花一樣招人喜愛,人們都親切地叫她“蘭花花”。這時正是陜北“鬧紅”的時候,1936年春,劉志丹率紅軍騎兵團打下臨鎮(zhèn),成立了固臨縣蘇維埃政府。紅軍中有個戰(zhàn)士能文善武,英俊挺拔,在部隊兼搞宣傳工作,唱歌跳舞樣樣行。他與蘭花花一見鐘情、偷偷相愛,發(fā)誓相伴終生,不久兩人發(fā)生了關系。后來,紅軍奉命過山西東征,紅軍戰(zhàn)士只得和蘭花花告別。紅軍走后,兩人相愛偷情的事被張揚開來,蘭花花的父母認為女兒敗壞門風,便托媒人把 17歲的蘭花花許給鎮(zhèn)后街的富戶任老五的小兒子任小喜,蘭花花在父母的威迫下被抬進了任家。任小喜長的小,吃喝嫖賭無所不為,后因在宜川搶劫殺人被處決。第二年,蘭花花又被父母強迫嫁給了姓石的富戶人家,在石家受盡折磨,她日夜思念自己的紅軍情人,因為精神過于苦悶,最終于 1942年正月病死,年僅 24歲。蘭花花的紅軍情人作為蘭花花悲劇命運的當事人和見證者,帶著對蘭花花的懷念相思和愧疚之情構思整理出這首廣泛傳誦、悲凄動人的《蘭花花》。
  其次,陜北民歌多取材于悲劇人物的真實遭遇或直接描寫其悲劇命運,更增加了民歌的悲劇性。如《父子攬工》的作者王有,小時家境尚好,因官府欺壓、盜匪為患、天災人禍而破產(chǎn),父母雙亡,妻子病故,只能領著十多歲的兒子攬工活命,他把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寫入民歌,創(chuàng)作了揭露封建剝削的慘無人道的《父子攬工》。黨慶成,家貧而勤勞,與妻子相依為命,同甘共苦,感情甚深,不料妻子一場大病,丟下他和孩子英年早逝,他在悲痛中編創(chuàng)抒情民歌《黨慶成哭妻》,傾吐了他對妻子的深切懷念,反映了勞動人民純真的愛情觀。
  這樣的例子在陜北民歌中屢見不鮮,他們以血淚的控訴言辭,講述自己的悲慘命運,發(fā)泄心中的幽怨,這種真情以極大的感染力將每一位聽眾拽入悲凄的旋渦。
  二、陜北民歌悲劇意識的成因
陜北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幾千年來農業(yè)文化與游牧文化的爭奪、華夏民族與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融合,使這塊土地具有了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神奇色彩。由于連年的戰(zhàn)爭和人為的破壞致使陜北,尤其榆林為代表的廣大地域從水草豐美、宜農宜耕的綠洲之地變?yōu)闈M目黃沙的荒涼之地。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災害頻繁,又地處偏遠、交通閉塞,這就導致陜北生產(chǎn)力遠遠落后于其周邊地區(qū),形成了封閉、遲鈍的文化圈。也正是這種落后遲緩,使陜北純凈的原始文化久存長留,使陜北人民形成了豪爽仗義、熱情開朗、扶危濟貧、輕利重義的性格特色。
  正是這里貧困的現(xiàn)實境遇和人民質樸堅毅的心性的奇異組合造就了充滿悲劇意識,唱者如泣如訴、聽者感慨萬千的陜北民歌。
  朝鮮作家鄭成勛曾說:“一個堅強的人,不會流下更多的淚水,哪怕是痛苦超出了他的理智?!庇《戎摹顿だ际闱樵姟分幸舱f:“我飲酒絕不是貪圖歡樂,僅僅是為了把愁苦遺忘,無論是在白天還是在黑夜,我急需有陣陣昏醉忘我的感覺?!标儽睗h子的堅強要求他們以非淚水的另一種形式表達生活帶給他們的悲楚,他們選取了高歌的形式,像腳夫們自由的高歌就是由于他們長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溝壑間順乎自然地自娛和抒情形式。民歌就是這樣,如飲酒,讓人忘卻愁苦,安享寧靜。
  陜北民歌本身即為抒發(fā)一種感情,而這種感情多為悲苦之情。一個人的感情和理想不是憑空存在和產(chǎn)生的,而是他生活著的客觀環(huán)境的反映。陜北民歌作為一種生命的歌唱形式,它所飽含的悲劇意識以陜北獨有的地域特色為直接導致因素。陜北民歌的演唱形式自由,隨時隨地有感而唱,因此它是隨心隨情而定的。它不事先譜樂,因而其調為心調,表達歌者當時的心情;它不事先寫詞,因而其詞為心詞,描繪歌者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遭遇。
  陜北民歌多在山間田頭對唱或獨唱,由于抒情和距離上的客觀需要,它的調子長而揚,這種拖長的聲調本身給人一種遼遠蒼涼的悲凄之感。加之歌詞本身反映現(xiàn)實,而陜北人民的現(xiàn)實即為辛酸悲苦的現(xiàn)實,致使陜北民歌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濃重的悲劇意識。
  陜北民歌中有很大一部分屬于“訴苦歌”,如《攬工調》,腳夫為生活所迫離家攬工已三年,心中想妻兒是否在家,娃娃又在做什么。他在歌中反復地問自己:“為什么趕腳的人兒這樣苦命?”由于農業(yè)歉收,陜北地區(qū),尤其佳縣等沿黃河縣鎮(zhèn)就有大量以在黃河搬船為業(yè)的船夫,他們常年奔波于包頭至潼關的黃河驚濤駭浪中過著辛勞凄苦、朝不保夕的艱難生活。佳縣荷葉坪人李思命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他們兄弟四人皆以此為業(yè),李思命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創(chuàng)作了《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以問答的形式發(fā)出對命運的呼喊控訴。
  陜北多自然災害,加之統(tǒng)治階級的壓榨和封建思想的束縛,這都給勞動人民帶來極大的不幸和苦難,這些不幸和苦難就需要用民歌來排遣和抒發(fā)。他們遇旱災時就唱《祈雨調》,糧食無收時就唱 《賣老婆》、《賣媳婦》、《賣娃娃》;《攬工難》、《五哥放羊》、《長工苦》、《最狠不過東家心》等則是對受地主、豪紳、反動軍閥剝削生活的描繪和控訴。
  陜北民歌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它所飽含的悲劇意識以陜北獨有的文化交融為間接影響因素。文化的傳播與相互碰撞對陜北民歌的產(chǎn)生和形成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陜北與內蒙、山西、寧夏三地接壤,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這三地的傳入文化,形成獨具特色的陜北文化大氛圍。陜北民歌由于接受這三地文化的程度不盡相同,也形成了北部山曲、西部信天游、東南部小調三種各有特色的民歌形式。
  陜北民歌的曲調多受內蒙長調和流行于青海寧夏等地的“花兒”的影響。內蒙“長調”,蒙語稱“烏日聽道”,即“悠長的歌曲”。它歌腔舒展、節(jié)奏自由、深情委婉。蒙古族民間有句諺語:“牙齒掉了咽到肚里,胳膊斷了藏在袖里。”這種善良多憂的內在性格使蒙古長調蒼涼悲抑,形成了“慢多快少,憂多樂少?!钡目傮w特色?;▋呵{悠長、拖腔長,“唱之似哭,聽之凄然。”正是這種蒼涼凄然的調子給了陜北民歌曲調的靈感,同時也把這種難以化解的悲抑嵌入了陜北民歌的曲調之中。
  由于歷史上多次征戰(zhàn)迫使人口遷移以及移民的到來,加之伴隨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出現(xiàn)的“走西口”“下河東”的人口遷移現(xiàn)象,形成了一種奇特的移民文化氛圍,這種氛圍導致的結果是人在感情上總會有離鄉(xiāng)的漂泊感、孤獨感和不被認同感,它是一種難以釋懷的悲劇感,這種感情在陜北民歌中多有反映。如《腳夫調》中唱“為什么我趕騾子的人兒這樣苦悶。不唱山曲不好盛,唱上一個山曲想親人?!睂τH人,對家的渴望與在外漂泊的孤獨溢于言表?!稖I蛋蛋泡在沙蒿蒿林》中“咱們見面面容易拉話話難,拉不上話兒招一招手”,是對愛的渴望,對被認同的渴望,對被接受的渴望。災年人口遷徙,“走西口”和“下河東”的事實本身也給陜北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悲痛。《走西口》中小妹妹對哥哥的留戀不舍:“提起你走西口呀,小妹妹淚花流。這就是天遭荒旱,受苦的人兒痛在心頭?!币驗榛臑?,戀人分別,家庭破碎,家人死去,一幕幕人間悲劇不斷上演,反映在民歌中,從音韻到歌詞都流轉著一種悲劇情感。
  人自身生理、心理機制的特點,客觀、主觀地使陜北民歌具有了極強的悲劇性。
  陜北民歌的產(chǎn)生源自一種情緒沖動,這種情緒的樣式?jīng)Q定了陜北民歌感情色彩的走向。人的感覺是誘發(fā)情緒的首要條件。一種感覺的產(chǎn)生,在感覺器官正常的情況下,需要的條件即刺激物對人產(chǎn)生的刺激,并且只有這種刺激達到一定強度時才能感覺出來。陜北的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生存于這片土地上的勞動人民以感官所領略到的最強刺激來源于艱辛的生活場面和荒涼的沙土景象,因而悲苦成為最強的刺激物,以致人們最容易產(chǎn)生對悲的感覺。
  人的知覺強調人的主動性和智慧性,人對刺激物以聯(lián)想的方式接受,并以最熟悉的東西為被聯(lián)想到的常見對象。正如心理學專家講:“你知道的東西影響你看到的東西?!标儽睗h子們最爛熟于心的莫過于生活中的辛酸,“痛過才會記得”、“悲哀在他心上刻下的傷痕,比戰(zhàn)士盾牌上的劍痕更多?!币蚨麄儗δ骋皇挛锏闹X首先以悲劇的想象形象來完成。
  心理學家對遺忘因素的研究顯示,識記材料的性質及其重要性對以往的進程有很大影響。有意義的材料不容易忘,形象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忘的慢。對我們普通老百姓而言,所謂意義,即與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或更具體說生活的好壞,息息相關的事物,同時它們是具體可感的。對陜北人們這么一個處在特殊地域環(huán)境中的人群來講,比起其他,苦難就在身邊,它真實可感并且意義重大。因而,記憶將其長期保存并不斷加強深化,久而久之便沉淀為潛藏最深最頑固并一觸即發(fā)的悲劇情緒。
  綜上所述,陜北民歌中的悲劇意識不是偶然產(chǎn)生的個例,而是由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大環(huán)境以及人自身心理特點決定而必然產(chǎn)生并且有 普 遍 意 義的。也正是由于這種悲劇意識 的 存 在 ,使陜北民歌在情感層面具有了人 類 共 通 性 ,與世界各民族民歌共同構建了世界民歌殿堂。